沥青路面可靠性基础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2页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2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 影响沥青路面可靠性的因素 | 第14-27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内部因素 | 第14-20页 |
2.2.1 材料特性对沥青路面可靠性的影响 | 第14-17页 |
2.2.2 路面结构设计对沥青路面可靠性的影响 | 第17-20页 |
2.3 外部因素 | 第20-25页 |
2.3.1 环境因素对沥青路面可靠性的影响 | 第20-22页 |
2.3.2 车辆荷载对沥青路面可靠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3 施工和养护水平对沥青路面可靠性的影响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3 路面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27-48页 |
3.1 路面可靠性定义 | 第27-28页 |
3.2 路面极限状态分析 | 第28-33页 |
3.2.1 以弯沉为控制指标的极限状态方程 | 第31-32页 |
3.2.2 以弯拉应力为控制指标的极限状态方程 | 第32-33页 |
3.3 路面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33-41页 |
3.3.1 一次二阶矩法 | 第33-35页 |
3.3.2 随机有限元法 | 第35页 |
3.3.3 响应面法 | 第35-36页 |
3.3.4 蒙特卡洛法 | 第36-37页 |
3.3.5 模糊随机可靠性分析法 | 第37-41页 |
3.4 应用示例 | 第41-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改善路面可靠性方法 | 第48-62页 |
4.1 概述 | 第48页 |
4.2 结构措施 | 第48-52页 |
4.2.1 合理改变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 | 第48-51页 |
4.2.2 改善结构层间连接 | 第51-52页 |
4.3 材料措施 | 第52-58页 |
4.3.1 提高有机结合料的性能 | 第52-54页 |
4.3.2 提高集料质量 | 第54-55页 |
4.3.3 改善沥青与矿料的黏附性 | 第55页 |
4.3.4 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类型 | 第55-56页 |
4.3.5 改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性能 | 第56-57页 |
4.3.6 新材料的应用 | 第57-58页 |
4.4 其他措施 | 第58-61页 |
4.4.1 加强施工作业质量控制 | 第58页 |
4.4.2 实施预防性养护 | 第58-60页 |
4.4.3 加强后期观测及维护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5.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