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宽恕倾向与学校适应感及其关系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1 宽恕 | 第9-18页 |
1.1 宽恕的概念 | 第9-10页 |
1.2 宽恕的研究内容 | 第10-16页 |
1.2.1 宽恕的发展阶段模式 | 第11-12页 |
1.2.2 宽恕的类型 | 第12页 |
1.2.3 宽恕的影响因素 | 第12-15页 |
1.2.4 宽恕的干预研究 | 第15-16页 |
1.3 宽恕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1 叙事法 | 第16-17页 |
1.3.2 问卷法 | 第17-18页 |
1.3.3 实验法 | 第18页 |
2 学校适应感 | 第18-25页 |
2.1 学校适应感的定义 | 第18-20页 |
2.2 学校适应的指标与测量 | 第20-22页 |
2.2.1 学校适应的指标 | 第20页 |
2.2.2 学校适应的测量方法 | 第20-22页 |
2.3 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2.3.1 学校适应的内部因素 | 第23页 |
2.3.2 影响学校适应的外部因素 | 第23-25页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25-28页 |
1 问题提出 | 第25-26页 |
2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3 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 第28-41页 |
1 被试 | 第28页 |
2 研究工具 | 第28-29页 |
2.1 中学生宽恕倾向问卷 | 第28-29页 |
2.2 中学生学校适应感问卷 | 第29页 |
2.3 研究程序 | 第29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3.1 中职生宽恕倾向总体水平 | 第29-30页 |
3.2 性别和专业对宽恕倾向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性别、专业对中职生学校适应感的影响 | 第31-34页 |
3.4 宽恕倾向和学校适应感的关系 | 第34-35页 |
4 讨论 | 第35-41页 |
4.1 中职生宽恕倾向状况 | 第35-37页 |
4.2 中职生学校适应感状况 | 第37-39页 |
4.3 中职生宽恕倾向与学校适应感的关系 | 第39-41页 |
第四部分 应对策略 | 第41-44页 |
1 教育建议 | 第41-43页 |
1.1 加强德育工作,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 第41页 |
1.2 重视宽恕教育,培养宽恕意识 | 第41-42页 |
1.3 引导制定适当的期望目标 | 第42页 |
1.4 推动家校协同,提高社会支持水平 | 第42-43页 |
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43-44页 |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附录 | 第51-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