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植物抗旱机制的研究 | 第10-13页 |
1.1.1 渗透调节与植物抗旱 | 第10-11页 |
1.1.2 脱落酸与植物抗旱 | 第11-12页 |
1.1.3 活性氧的清除与植物抗旱 | 第12页 |
1.1.4 LEA 蛋白与植物抗旱 | 第12-13页 |
1.1.5 水通道蛋白与植物抗旱 | 第13页 |
1.2 植物抗旱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2.1 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 | 第14页 |
1.2.2 转录因子的结构 | 第14-15页 |
1.2.3 转录因子在逆境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地位 | 第15页 |
1.2.4 与植物抗逆相关的转录因子 | 第15-18页 |
1.3 小麦中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4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Wdreb2、Wlip19 基因在不同小麦品种叶片中的表达多样性分析 | 第20-30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20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0-23页 |
2.2.1 小麦培养及处理 | 第20-21页 |
2.2.2 RNA 提取 | 第21页 |
2.2.3 反转录合成 cDNA | 第21-22页 |
2.2.4 普通梯度 PCR 反应 | 第22-23页 |
2.2.5 荧光定量 PCR 反应 | 第2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2.3.1 总 RNA 的提取 | 第23-24页 |
2.3.2 Wdreb2、Wlip19 与 26S rRNA 引物的反转录检测 | 第24-25页 |
2.3.3 Wdreb2 与 Wlip19 表达的实时定量 PCR 检测 | 第25-28页 |
2.4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Wdreb2、Wlip19 基因在不同胁迫时间的表达多样性分析 | 第30-35页 |
3.1 材料与试剂 | 第30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3.1.2 试剂 | 第30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3.2.1 小麦培养及处理 | 第30页 |
3.2.2 RNA 提取 | 第30页 |
3.2.3 反转录合成 cDNA | 第30页 |
3.2.4 普通梯度 PCR 反应 | 第30页 |
3.2.5 荧光定量 PCR 反应 | 第30-3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3.3.1 Wdreb2 在不同胁迫时间的相对表达量 | 第31-32页 |
3.3.2 Wlip19 在不同胁迫时间的相对表达量 | 第32页 |
3.4 讨论 | 第32-3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