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1 小麦收获指数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 小麦重要性状 QTL 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1 籽粒产量及穗部相关性状 QTLs 定位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2 株高 QTLs 定位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2.3 旗叶相关 QTLs 定位研究进展 | 第12页 |
1.2.4 小麦茎部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 QTL 定位策略 | 第13-15页 |
1.3.1 QTL 作图的必要条件 | 第13页 |
1.3.2 构建连锁图谱的 DNA 分子标记 | 第13页 |
1.3.3 作图群体亲本的选择 | 第13页 |
1.3.4 QTL 定位常用的群体 | 第13-14页 |
1.3.5 QTL 作图的统计方法 | 第14-15页 |
1.3.6 QTL 定位的统计软件 | 第15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16-25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16-18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6-1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4页 |
2.2.1 SSR 引物的分离频率 | 第18-19页 |
2.2.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19-24页 |
2.3 讨论 | 第24-25页 |
2.3.1 遗传图谱的比较 | 第24页 |
2.3.2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收获指数相关部分性状的 QTL 定位 | 第25-3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6页 |
3.2.1 表形变异的分析 | 第26-27页 |
3.2.2 QTL 分析结果 | 第27-36页 |
3.3 讨论 | 第36-38页 |
3.3.1 QTL 位点的一因多效性 | 第36页 |
3.3.2 QTL 定位的一致性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