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第12-14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 | 第14-15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2.中世纪文化复兴与城市发展 | 第16-24页 |
2.1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 第16-17页 |
2.2 “十字军东征”的文化后果 | 第17-19页 |
2.3 经院哲学的兴起 | 第19-21页 |
2.4 中世纪城市的新发展 | 第21-24页 |
3.基督教及其教堂的演变 | 第24-31页 |
3.1 基督教的历史演变 | 第24-26页 |
3.2 早期基督教与“罗马风”教堂 | 第26-28页 |
3.3 中期基督教与“哥特式”教堂 | 第28-29页 |
3.4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 | 第29-31页 |
4.“哥特式”教堂的空间性及其场所精神 | 第31-37页 |
4.1 “哥特式”教堂的技术基础 | 第31-32页 |
4.2 “哥特式”教堂空间的内向性 | 第32-33页 |
4.3 “哥特式”教堂空间的开放性 | 第33-34页 |
4.4 “哥特式”教堂开启的存在空间体验与场所精神 | 第34-37页 |
5.“哥特式”教堂的时间性及其场所精神 | 第37-46页 |
5.1 音乐与时间性体验 | 第39-40页 |
5.2 从单旋律圣咏到复调音乐 | 第40-43页 |
5.3 “复调音乐”形式的时间性 | 第43页 |
5.4 “哥特式教堂音乐”开启的存在时间体验与场所精神 | 第43-46页 |
6.“哥特式教堂”场所精神的当代启示 | 第46-52页 |
6.1 现代主义建筑丧失意义的危机 | 第46-48页 |
6.2 “哥特式”教堂建筑意义的当代启示 | 第48-49页 |
6.3 让建筑回归生活世界 | 第49-52页 |
7.结语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