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中能源审计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10-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1.1 绿色科技第10-11页
        1.1.2 环境管理模式第11页
        1.1.3 能源危机与节能减排第11-13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2页
        1.3.3 总结性评述第22-23页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第23-24页
        1.4.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2 研究目标第24页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4-28页
        1.5.1 研究思路第24-25页
        1.5.2 研究方法第25-28页
2 合同能源管理中能源审计的相关理论第28-38页
    2.1 合同能源管理的起源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第28-31页
        2.1.1 合同能源管理的起源第28-29页
        2.1.2 合同能源管理的国外发展现状第29-30页
        2.1.3 合同能源管理的国内发展现状第30-31页
    2.2 合同能源管理中能源审计第31-33页
        2.2.1 能源审计的类型第31-32页
        2.2.2 能源审计的内容第32页
        2.2.3 能源审计的程序第32-33页
    2.3 合同能源管理中能源审计的理论基础第33-35页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3-34页
        2.3.2 循环经济理论第34-35页
    2.4 合同能源管理中能源审计的必要性第35-37页
        2.4.1 总能耗可能保持长期增长的态势第36页
        2.4.2 建设型和出口型能耗比重持续增加第36页
        2.4.3 系统性能源问题日渐突出第36页
        2.4.4 用能单位的节能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第36-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中能源审计存在的法律问题分析第38-50页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不利后果第38-41页
        3.1.1 能源审计的技术规则缺乏可操作性第38-39页
        3.1.2 能源审计主体不明晰第39-40页
        3.1.3 能源审计对象狭隘第40页
        3.1.4 能源审计内容单一第40-41页
        3.1.5 能源管理合同法律纠纷复杂第41页
    3.2 现实问题的存在根源第41-45页
        3.2.1 用能单位节约能源意识淡薄第41-42页
        3.2.2 能源审计基础薄弱第42-43页
        3.2.3 能源审计经济激励制度不健全第43页
        3.2.4 能源审计立法不完善第43-45页
    3.3 解决问题面临的现实困难第45-48页
        3.3.1 能源审计独立性缺乏制度保障第45-46页
        3.3.2 能源审计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建立第46-47页
        3.3.3 能源审计人才机制不健全第47页
        3.3.4 能源审计救济制度有待完善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4 国外有关合同能源管理中能源审计的法律规定第50-58页
    4.1 美国有关能源审计的法律规定第50-52页
        4.1.1 建筑节能规定第50-51页
        4.1.2 能效标准规定第51页
        4.1.3 节能鼓励政策规定第51-52页
    4.2 日本有关能源审计的法律规定第52-53页
        4.2.1 能源管理指定工厂制度第52-53页
        4.2.2 能源管理师制度第53页
    4.3 英国有关能源审计的法律规定第53-54页
        4.3.1 工商业方面的能源审计规定第54页
        4.3.2 家庭方面的能源审计规定第54页
    4.4 国外能源审计的启示第54-56页
        4.4.1 对能源法律、法规实施定期修订第55页
        4.4.2 强化能源审计的融资扶持力度第55页
        4.4.3 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第55-56页
        4.4.4 培育全民节能环保理念第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5 完善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中能源审计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第58-74页
    5.1 加大对能源审计的立法规定第58-61页
        5.1.1 将能源审计修订到《节约能源法》中作为独立的章节第58-59页
        5.1.2 将能源审计合同作为有名合同修订到《合同法》中第59页
        5.1.3 国务院制定《合同能源管理条例》第59页
        5.1.4 审计署制定《能源审计管理办法》第59-60页
        5.1.5 加强节能技术标准的修订力度第60-61页
    5.2 加强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制度第61-63页
        5.2.1 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第61-62页
        5.2.2 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统计、监测制度第62页
        5.2.3 建立健全节能量审核与交易制度第62页
        5.2.4 建立健全能源审计师认证制度第62-63页
    5.3 完善能源审计促进制度第63-67页
        5.3.1 政府通过信贷、税收、基金方式促进能源审计第64-66页
        5.3.2 鼓励用能单位开展自愿性能源审计第66页
        5.3.3 规范能源审计研发市场第66-67页
    5.4 完善能源审计监管机制第67-71页
        5.4.1 加大能源审计执行力度第67-68页
        5.4.2 建立用能单位能耗信息平台第68-69页
        5.4.3 确立独立第三方能源审计制度第69-70页
        5.4.4 加强行业协会对能源审计的监督第70-71页
    5.5 完善能源审计救济制度第71-72页
        5.5.1 建立能源审计纠纷调处机制第71-72页
        5.5.2 建立中立第三方能源审计纠纷裁决机制第72页
    5.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6 结论第74-76页
    6.1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第74-75页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5-76页
致谢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附录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古壁画虚拟修复技术研究
下一篇: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场所精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