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载终端接入平台与高并发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页 |
1.2.2 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和工具介绍 | 第15-28页 |
2.1 智能交通系统 | 第15-17页 |
2.1.1 智能车载系统技术 | 第15页 |
2.1.2 智能车载终端 | 第15-17页 |
2.2 Boost.Asio | 第17-20页 |
2.2.1 Boost.Asio简介 | 第17-18页 |
2.2.2 前摄器模式 | 第18-20页 |
2.3 消息队列 | 第20-24页 |
2.3.1 消息队列机制 | 第20-22页 |
2.3.2 Kafka | 第22-24页 |
2.4 线程池 | 第24-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终端统一接入平台 | 第28-41页 |
3.1 系统设计 | 第28-31页 |
3.1.1 整体架构设计 | 第28-29页 |
3.1.2 接收前端设计 | 第29-31页 |
3.2 系统实现 | 第31-34页 |
3.2.1 初始化 | 第31-33页 |
3.2.2 文件配置 | 第33页 |
3.2.3 报文接收 | 第33-34页 |
3.3 实验分析 | 第34-40页 |
3.3.1 功能测试 | 第34-37页 |
3.3.2 性能测试 | 第37-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数据缓冲与转发 | 第41-48页 |
4.1 架构设计 | 第41-42页 |
4.2 缓冲与转发设计 | 第42-43页 |
4.3 缓冲与转发实现 | 第43-47页 |
4.3.1 集群搭建 | 第43-45页 |
4.3.2 代码实现 | 第45-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高并发数据解析 | 第48-59页 |
5.1 架构设计 | 第48-49页 |
5.2 数据解析要求 | 第49-53页 |
5.2.1 设计要求 | 第49页 |
5.2.2 数据解析详细设计 | 第49-53页 |
5.3 实验与测试 | 第53-57页 |
5.3.1 系统搭建 | 第53-54页 |
5.3.2 数据解析实现 | 第54-56页 |
5.3.3 性能测试 | 第56-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9-60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