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吸烟行为的社会认同研究--基于对HS大学的个案调查
|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1页 |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2页 |
| 1.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二、既有研究回顾 | 第12-16页 |
| 1.国外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 2.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 3.现有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 第16-21页 |
| 1.研究对象 | 第16页 |
| 2.研究视角 | 第16-17页 |
| 3.理论框架 | 第17-19页 |
| 4.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文化认同与大学生吸烟 | 第21-29页 |
| 一、青年文化与吸烟认同 | 第21-23页 |
| 1.独立成熟的标识 | 第21-23页 |
| 2.反叛、个性的表征 | 第23页 |
| 二、生活方式的自我选择 | 第23-26页 |
| 1.惯习 | 第24-25页 |
| 2.休闲 | 第25-26页 |
| 三、社会文化与吸烟认同 | 第26-29页 |
| 1.媒体中的吸烟形象 | 第26-27页 |
| 2.对社会倡导的理解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关系认同与大学生吸烟 | 第29-38页 |
| 一、同伴压力与同伴融合 | 第29-31页 |
| 1.接近群体 | 第29-30页 |
| 2.适应群体 | 第30-31页 |
| 3.情感交流 | 第31页 |
| 二、熟人关系的强化与生人关系的调适 | 第31-33页 |
| 1.社会交换的一种方式 | 第32-33页 |
| 2.戒烟与社会资源缺失 | 第33页 |
| 三、关系吸烟中的需求与满足 | 第33-38页 |
| 1.社会孤独与寻找认同 | 第34-35页 |
| 2.压力排解与情感宣泄 | 第35-36页 |
| 3."应景"的选择与策略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符号认同与大学生吸烟 | 第38-43页 |
| 一、工具符号-个人认同与角色树立 | 第38-41页 |
| 1.个人形象管理 | 第39-40页 |
| 2.香烟消费与形象树立 | 第40-41页 |
| 二、中介符号-群体资格与礼物交换 | 第41-42页 |
| 三、身体形象的符号传达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性别认同与大学生吸烟 | 第43-50页 |
| 一、性别认同的主体建构 | 第43-44页 |
| 二、性别角色与吸烟行为 | 第44-47页 |
| 1.男人"秀" | 第45页 |
| 2.女性传统形象维持 | 第45-47页 |
| 3.女性传统形象颠覆 | 第47页 |
| 三、性别认同差异 | 第47-50页 |
| 1.吸烟行为性别差异表现 | 第48页 |
| 2.平等观念下的性别刻板印象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0-54页 |
| 一、多元认同间的相互作用 | 第50-52页 |
| 二、吸烟行为的认同达成 | 第52-54页 |
| 附录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