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 第9页 |
1.1.2 农村电子商务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4-16页 |
1.4.1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第16-3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1页 |
2.1.1 贫困与反贫困 | 第16-17页 |
2.1.2 “互联网+”、电子商务与农村电子商务 | 第17-19页 |
2.1.3 精准扶贫与电商扶贫 | 第19-21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33页 |
2.2.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第21-24页 |
2.2.2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 第24-26页 |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 第26-28页 |
2.2.4 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 | 第28-33页 |
第三章 江西省万年县农村电商扶贫现状及问题 | 第33-48页 |
3.1 万年县贫困调查分析 | 第33-36页 |
3.1.1 万年县贫困调查 | 第33-34页 |
3.1.2 万年县贫困分析 | 第34-36页 |
3.2 万年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第36-37页 |
3.2.1 建立了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 第36页 |
3.2.2 创立了江西省电商“双创”产业园 | 第36-37页 |
3.3 万年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优势 | 第37-38页 |
3.3.1 农业资源 | 第37页 |
3.3.2 旅游资源 | 第37-38页 |
3.3.3 工业资源 | 第38页 |
3.3.4 政策支持 | 第38页 |
3.4 农村电子商务助推万年县产业扶贫的运用与探索 | 第38-41页 |
3.4.1 电子商务在产业扶贫中的运用 | 第39-40页 |
3.4.2 电商孵化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探索 | 第40-41页 |
3.5 农村电子商务助推万年县精准扶贫的成效 | 第41-45页 |
3.5.1 万年县电商扶贫的典型案例 | 第41-43页 |
3.5.2 万年县电商扶贫的业绩 | 第43-45页 |
3.6 万年县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 | 第45-48页 |
3.6.1 电商扶贫理念守旧 | 第45-46页 |
3.6.2 电商人才缺口较大 | 第46页 |
3.6.3 电商系统未完善 | 第46-47页 |
3.6.4 政策扶持不全面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精准扶贫视野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与对策 | 第48-54页 |
4.1 政府大力扶持电商人才,更新农村电商扶贫观念 | 第48-49页 |
4.1.1 电商人才的政策引导 | 第48-49页 |
4.1.2 电商培养的规范化管理 | 第49页 |
4.2 全面培养农村电商人才,不断完善电商生态系统 | 第49-50页 |
4.2.1 培养扶贫领导干部管理能力 | 第49页 |
4.2.2 培养贫困农民基本电商素质 | 第49-50页 |
4.2.3 培养电商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 | 第50页 |
4.3 全面完善电商扶贫政策,实现农村电商扶贫到户 | 第50-51页 |
4.3.1 对象一:贫困村民 | 第50-51页 |
4.3.2 对象二:创业集体、创业个体、创业企业 | 第51页 |
4.3.3 对象三:中小型电商企业 | 第51页 |
4.4 农村电子商务规模化发展,深度融合产业链 | 第51-54页 |
4.4.1 电子商务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 第52页 |
4.4.2 电子商务与工业的深度融合 | 第52-53页 |
4.4.3 电子商务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