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动车、动车组(动力列车)论文--非轮轨系机车,磁浮、气浮动车论文

永磁混合磁浮列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永磁混合磁浮列车驱动电机概述第12-16页
        1.2.1 直线电机原理第12-14页
        1.2.2 磁浮列车用直线电机的主要类型和比较第14-16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2章 永磁磁浮列车驱动电机的原理及分析第18-31页
    2.1 M3型磁浮列车概述第18-19页
    2.2 M3永磁磁浮列车用驱动电机的设计特点第19-22页
        2.2.1 永磁材料的选取第19-20页
        2.2.2 定子绕组和供电设计第20-22页
    2.3 M3磁浮列车用驱动电机驱动力的解析计算第22-30页
        2.3.1 电磁力的计算方法第22-23页
        2.3.2 驱动力的解析分析第23-28页
        2.3.3 驱动力的计算结果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永磁磁浮列车驱动电机的二维有限元分析第31-44页
    3.1 电磁场的有限元分析理论第31-33页
    3.2 Ansoft Maxwell2D有限元分析步骤第33-34页
    3.3 永磁磁浮列车驱动电机的建模与仿真第34-43页
        3.3.1 驱动电机的Maxwell二维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3.3.2 驱动电机的空载静磁场分析第35-37页
        3.3.3 驱动电机的瞬态磁场分析第37-39页
        3.3.4 驱动电机水平推力的有限元分析第39-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驱动电机水平推力波动的分析及优化第44-55页
    4.1 驱动电机电磁推力波动原因及分析第44-47页
        4.1.1 齿槽效应分析第44-46页
        4.1.2 纹波推力波动分析第46-47页
    4.2 基于分数槽理论的推力波动优化方法第47-50页
        4.2.1 不等极距对齿槽力的影响第48-49页
        4.2.2 不等极距对纹波推力的影响第49-50页
    4.3 不等极距设计的有限元仿真第50-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永磁磁浮列车驱动电机的控制策略第55-78页
    5.1 永磁磁浮列车驱动电机的数学模型第55-58页
        5.1.1 坐标变换理论第55-56页
        5.1.2 驱动电机在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56-58页
    5.2 驱动电机的矢量控制第58-63页
        5.2.1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第58-59页
        5.2.2 驱动电机的电流控制方法与选择第59-61页
        5.2.3 基于电压前馈补偿的i_(sd)=0矢量控制系统设计第61-63页
    5.3 基于Simulink的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第63-69页
        5.3.1 Simulink下的驱动电机仿真模型第63-64页
        5.3.2 驱动电机i_(sd)=0矢量控制的仿真结果第64-67页
        5.3.3 电压前馈补偿的仿真验证第67-69页
    5.4 驱动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设计第69-77页
        5.4.1 基于MRAS的速度辨识设计第69-73页
        5.4.2 基于MRAS的驱动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仿真第73-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CADE的定位系统设计及验证
下一篇:轨道交通无接触供电磁路耦合环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