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 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2-30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2-28页 |
2.1.1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第22-24页 |
2.1.2 土地整治 | 第24-25页 |
2.1.3 公众参与和农民参与 | 第25-2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2.2.1 参与治理理论 | 第28-29页 |
2.2.2 公众参与理论 | 第29-30页 |
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必要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7页 |
3.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必要性 | 第30-33页 |
3.1.1 加强农民参与是创新土地整治体制机制的基础环节 | 第30页 |
3.1.2 土地整治工作深入发展需要大力推进农民参与 | 第30-31页 |
3.1.3 农民参与是提高土地整治质量的有效途径 | 第31页 |
3.1.4 农民参与土地整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31-32页 |
3.1.5 农民参与土地整治是社会治理民主化的内在要求 | 第32-33页 |
3.2 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影响因素 | 第33-37页 |
3.2.1 内部动机 | 第34-35页 |
3.2.2 农民的参与意愿 | 第35页 |
3.2.3 外部影响因素 | 第35-37页 |
4 N县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现状 | 第37-50页 |
4.1 N县新型城镇化及土地整治的基本情况 | 第37-41页 |
4.1.1 N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 第37-38页 |
4.1.2 N县土地整治的基本情况 | 第38-41页 |
4.2 N县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具体实践 | 第41-50页 |
4.2.1 N县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方式 | 第42页 |
4.2.2 N县土地整治各阶段的农民参与 | 第42-50页 |
5 N县土地整治中农民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50-58页 |
5.1 N县土地整治中农民参与存在的问题 | 第50-54页 |
5.1.1 土地整治中农民参与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50-51页 |
5.1.2 农民参与在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51-52页 |
5.1.3 政府在农民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5.2 农民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4-58页 |
5.2.1 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主体意识不强 | 第55页 |
5.2.2 农民参与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55-56页 |
5.2.3 政府决策模式的封闭 | 第56-58页 |
6 提高农民有效参与土地整治的建议 | 第58-66页 |
6.1 提高农民参与能力,增强农民主体地位 | 第58-60页 |
6.1.1 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参与的有序性 | 第58-59页 |
6.1.2 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以激发参与的热情 | 第59页 |
6.1.3 推进组织化参与程度以提高参与的规范性 | 第59-60页 |
6.2 拓宽农民参与渠道,搭建农民参与平台 | 第60页 |
6.3 加强法律制度保障,构建农民参与机制 | 第60-63页 |
6.3.1 建立健全农民参与的法律规范 | 第61页 |
6.3.2 完善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各项制度 | 第61-63页 |
6.4 强化政府部门责任,推动农民参与进程 | 第63-64页 |
6.4.1 加强政府引导,明确政府责任 | 第63页 |
6.4.2 构建共同责任机制,充分融入农民需求 | 第63-64页 |
6.5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完善农民参与体系 | 第64-66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