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1.2 理论依据与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3.1 后农业税时代 | 第16页 |
1.3.2 效率 | 第16-17页 |
1.3.3 合法性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5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1.5.1 创新点 | 第20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2 后农业税时代Y镇政权的现状 | 第21-25页 |
2.1 Y镇基本情况 | 第21页 |
2.2 财政收入结构 | 第21-23页 |
2.3 组织基础状况 | 第23-24页 |
2.4 小结 | 第24-25页 |
3 乡镇政权对效率与合法性的兼顾——政府组织的自我认知 | 第25-35页 |
3.1 中央对于乡镇政府的要求 | 第25-28页 |
3.1.1 提高运行效率和执行力 | 第25-26页 |
3.1.2 提升服务效能 | 第26-28页 |
3.2 X市政府对Y镇政府的绩效考核 | 第28-31页 |
3.2.1 对任务完成情况的排名 | 第30-31页 |
3.2.2 对公共服务提供状况的考核 | 第31页 |
3.3 Y镇对自身效率与合法性的认知 | 第31-33页 |
3.3.1 Y镇2017年度重点工作分析 | 第31-33页 |
3.3.2 Y镇政府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知 | 第33页 |
3.4 小结 | 第33-35页 |
4 Y镇政权实际运行中的低效率 | 第35-44页 |
4.1 任务“数量”对“质量”的挤出 | 第35-37页 |
4.2 任务“数量”的完成存在“水分” | 第37-39页 |
4.3 政策执行效果的偏差 | 第39-41页 |
4.4 上下级缺乏互动 | 第41-42页 |
4.5 小结 | 第42-44页 |
5 Y镇政权实际运行中的低合法性 | 第44-61页 |
5.1 农民认知视角的选择及操作 | 第44-48页 |
5.2 农民对于Y镇公共服务的评价 | 第48-56页 |
5.2.1 就业与收入 | 第50页 |
5.2.2 农村养老 | 第50页 |
5.2.3 教育投入 | 第50-51页 |
5.2.4 惠民工程 | 第51-52页 |
5.2.5 交通状况 | 第52页 |
5.2.6 医疗卫生 | 第52-53页 |
5.2.7 人身安全 | 第53页 |
5.2.8 整体发展与生活改善 | 第53-55页 |
5.2.9 小结:受访者对Y镇公共服务整体评价偏低 | 第55-56页 |
5.3 大型公共项目不符合农民需求 | 第56-58页 |
5.4 政府信任缺失导致农民评价降低 | 第58-61页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1-68页 |
6.1 结论: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政权的低效率与低合法性 | 第61-62页 |
6.2 对既有文献的回应 | 第62-63页 |
6.3 乡镇政权兼顾效率与合法性如何可能 | 第63-68页 |
6.3.1 改革压力型行政体制及乡镇考核评价制度和用人制度 | 第63-64页 |
6.3.2 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 第64页 |
6.3.3 拓宽民主渠道,提高农民监督能力 | 第64-65页 |
6.3.4 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 第65页 |
6.3.5 创新培训机制,提高乡镇干部的素质 | 第65-66页 |
6.3.6 加强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访谈提纲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