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简介 | 第7-8页 |
1.2 链球菌真核样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1.3 猪链球菌真核样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第2章 2型猪链球菌stp-stk转录操纵子鉴定及STP活性鉴定 | 第12-21页 |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12-13页 |
2.1.1 菌株和培养基 | 第12页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2-13页 |
2.2 方法 | 第13-16页 |
2.2.1 S.suis 205ZYH33基因组中stp和stk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3页 |
2.2.2 S.suis 205ZYH33基因组stp-stk操纵子的序列分析 | 第13页 |
2.2.3 S.suis 2 stp-stk操纵子的鉴定 | 第13-15页 |
2.2.4 STP的酶活鉴定 | 第15-16页 |
2.3 结果 | 第16-19页 |
2.3.1 S.suis 205ZYH33基因组中stp和stk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6-18页 |
2.3.2 05ZYH33基因组stp-stk操纵子的启动子区预测结果 | 第18-19页 |
2.3.3 stp-stk基因操纵子的实验鉴定 | 第19页 |
2.3.4 重组蛋白磷酸酶活性的鉴定 | 第19页 |
2.4 讨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2型猪链球菌stk基因敲除株△stk的构建 | 第21-29页 |
3.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21-22页 |
3.1.1 菌株、质粒及引物 | 第21-22页 |
3.1.2 供试菌株及培养条件 | 第22页 |
3.1.3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2页 |
3.2 方法 | 第22-25页 |
3.2.1 真核样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23-24页 |
3.2.2 基因敲除突变株△stk的筛选及鉴定 | 第24-25页 |
3.3 结果 | 第25-28页 |
3.3.1 S.suis 05ZYH33 stk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第25页 |
3.3.2 S.suis 05ZYH33 stk基因敲除突变株的构建 | 第25-28页 |
3.4 讨论 | 第28-29页 |
第4章 2型猪链球菌stk生物学功能的相关研究 | 第29-41页 |
4.1 stk缺失对细菌基本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第29-35页 |
4.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29页 |
4.1.2 方法 | 第29-30页 |
4.1.3 结果 | 第30-34页 |
4.1.4 讨论 | 第34-35页 |
4.2 stk的缺失对细菌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 第35-38页 |
4.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35页 |
4.2.2 方法 | 第35-36页 |
4.2.3 结果 | 第36-38页 |
4.3 stk的缺失对细菌毒力的影响 | 第38-41页 |
4.3.1 材料和试剂 | 第38页 |
4.3.2 方法 | 第38页 |
4.3.3 结果 | 第38-39页 |
4.3.4 讨论 | 第39-41页 |
第5章 2型猪链球菌stk的转录组水平研究 | 第41-52页 |
5.1 试剂和仪器 | 第41页 |
5.2 方法 | 第41-44页 |
5.2.1 细菌总RNA的制备 | 第41-42页 |
5.2.2 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 第42-43页 |
5.2.3 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3-44页 |
5.3 结果 | 第44-48页 |
5.3.1 细菌总RNA的定量和质检 | 第44页 |
5.3.2 测序评估 | 第44-46页 |
5.3.3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第46-48页 |
5.4 讨论 | 第48-52页 |
全文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