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虚拟学习社区在大学生成才中的功能实现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0-17页
    (一)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第10-11页
        1.选题目的第10页
        2.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对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现状第11-15页
        1.虚拟学习社区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2.虚拟学习社区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三)研究方法第15-16页
        1.文献研究法第15页
        2.调查问卷法第15-16页
        3.系统分析法第16页
    (四)创新点第16-17页
二、虚拟学习社区概述第17-28页
    (一)虚拟学习社区的内涵及相关知识第17-24页
        1.虚拟学习社区的基本内涵第17-18页
        2.虚拟学习社区的缘起与发展历程第18-21页
        3.虚拟学习社区的类型与教育特征第21-24页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论基础第24-28页
        1.合作学习理论第24-25页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5-26页
        3.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第26-27页
        4.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7-28页
三、虚拟学习社区在大学生成才中的功能考察第28-34页
    (一)文化知识传播功能第28-29页
        1.利用资源优势帮助大学生学好各科知识第28-29页
        2.促进大学生的视野拓展和知识面的扩大第29页
        3.提升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第29页
    (二)网络沟通互动功能第29-31页
        1.推动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提高第30页
        2.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第30页
        3.培养大学生合作奉献意识的形成第30-31页
    (三)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第31-32页
        1.指引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第31页
        2.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第31-32页
        3.引导大学生具体行为规范的实施第32页
    (四)科学探究创新功能第32-34页
        1.增强大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第32-33页
        2.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第33-34页
四、虚拟学习社区在大学生成才中的功能发挥现状及影响因素第34-41页
    (一)虚拟学习社区在大学生成才中的功能发挥现状第34-37页
        1.从整体上看,虚拟学习社区繁荣发展,但学习中断现象较多第34-35页
        2.从内容上看,虚拟学习社区丰富多彩,但交互意识有所欠缺第35-36页
        3.从管理上看,虚拟学习社区部分学习支持服务建设相对薄弱第36-37页
    (二)虚拟学习社区中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7-41页
        1.影响虚拟学习社区中大学生成才的内在因素第37-39页
        2.影响虚拟学习社区中大学生成才的外在因素第39-41页
五、虚拟学习社区在大学生成才中的模型构建及功能实现途径第41-57页
    (一)虚拟学习社区在大学生成才中的模型构建第41-47页
        1.虚拟学习社区在大学生成才中的模型构建理论基础第41-42页
        2.虚拟学习社区在大学生成才中的理论模型构建第42-47页
    (二)虚拟学习社区在大学生成才中的功能实现途径第47-57页
        1.构建功能完善的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系统第47-49页
        2.建立健全虚拟学习社区相关制度的制定第49-50页
        3.注重培养虚拟学习社区专职诚心的参与者第50-52页
        4.合理规划并丰富虚拟学习社区的教育内容第52-53页
        5.创新虚拟学习社区在大学生成才中的方式第53-55页
        6.营造虚拟学习社区在大学生成才中的环境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附录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个人简历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阳泉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研究
下一篇:区县党代会代表履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