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1.3.2 个案研究法 | 第17页 |
1.3.3 访谈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概述 | 第20-26页 |
2.1 社会组织的基本内容 | 第20页 |
2.2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基本内容 | 第20-22页 |
2.2.1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内涵 | 第20-21页 |
2.2.2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主体 | 第21-22页 |
2.2.3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方式 | 第22页 |
2.3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3.1 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的内容 | 第22-23页 |
2.3.2 第三方治理理论的内容 | 第23-24页 |
2.3.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容 | 第24页 |
2.4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优势 | 第24-26页 |
2.4.1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具备专业性 | 第24-25页 |
2.4.2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 第25页 |
2.4.3 社会组织的志愿性增强公众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动力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阳泉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现状 | 第26-38页 |
3.1 阳泉市社会组织发展的总体情况 | 第26-27页 |
3.2 阳泉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方式 | 第27-29页 |
3.2.1 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 | 第27-28页 |
3.2.2 社会组织通过志愿服务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 | 第28页 |
3.2.3 社会组织中成员之间互助服务 | 第28-29页 |
3.3 阳泉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创新实践 | 第29-32页 |
3.3.1 官坊街社区与“情暖夕阳”协会合作创新结伴养老新模式 | 第29-30页 |
3.3.2 老年协会、社区老年大学助力太上社区“365关爱您”社区养老服务项目 | 第30-32页 |
3.4 阳泉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问题分析 | 第32-38页 |
3.4.1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中供需关系不协调 | 第32-33页 |
3.4.2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能力不足 | 第33-34页 |
3.4.3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外部制度环境的不足 | 第34-38页 |
第四章 阳泉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优化建议 | 第38-44页 |
4.1 协调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供需关系 | 第38-39页 |
4.1.1 加强前期供需双方沟通,做好调研工作 | 第38页 |
4.1.2 要有专业的项目可行性研究 | 第38-39页 |
4.1.3 制定详细的供求方案,供求双方合作优化方案 | 第39页 |
4.2 加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能力 | 第39-42页 |
4.2.1 加大社会组织对外宣传力度 | 第39-40页 |
4.2.2 优化社会组织人力资源 | 第40-41页 |
4.2.3 夯实社会组织服务基础 | 第41-42页 |
4.3 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外部制度环境 | 第42-44页 |
4.3.1 健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法律 | 第42页 |
4.3.2 建立评估机制和完善监督体系 | 第42-43页 |
4.3.3 强化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机制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