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荔枝蝽平腹小蜂的寄生嗅觉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荔枝蝽平腹小蜂寄主搜寻过程中相关的化学信息素物质第12-13页
        1.2.2 嗅觉系统的分子机制第13-16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荔枝蝽平腹小蜂寄主搜寻过程中相关化学信息素物质的筛选第17-24页
    2.1 概述第17页
    2.2 材料方法第17-18页
        2.2.1 实验材料第17页
        2.2.2 实验方法第17-18页
    2.3 实验数据分析第18页
    2.4 实验结果第18-22页
        2.4.1 荔枝蝽平腹小蜂的寄生历期第18-19页
        2.4.2 相关化学信息素物质的收集第19-21页
        2.4.3 荔枝蝽平腹小蜂对化学信息素物质的嗅觉行为反应第21页
        2.4.4 荔枝蝽平腹小蜂触角EAG测定第21-22页
    2.5 结果分析和讨论第22-24页
第三章 基于荔枝蝽平腹小蜂触角转录组数据的ORs和IRs的鉴定与筛选第24-49页
    3.1 概述第2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3.2.1 实验材料第24页
        3.2.2 实验方法第24-29页
    3.3 实验结果第29-47页
        3.3.1 荔枝蝽平腹小蜂触角总RNA提取与质量检测第29-30页
        3.3.2 荔枝蝽平腹小蜂触角转录组数据第30-31页
        3.3.3 基于转录组数据中ORs和IRs氨基酸序列的筛选与鉴定第31-45页
        3.3.4 荔枝蝽平腹小蜂蛋白序列与膜翅目其他昆虫序列的进化分析第45-46页
        3.3.5 AjapORs和AjapIRs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分析第46-47页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7-49页
第四章 荔枝蝽平腹小蜂寄主搜寻行为中相关嗅觉通路的确定第49-65页
    4.1 概述第49-50页
    4.2 材料方法第50-58页
        4.2.1 实验材料第50页
        4.2.2 实验方法第50-58页
    4.3 数据分析第58页
    4.4 实验结果第58-64页
        4.4.1 质粒测序结果分析第58-59页
        4.4.2 dsRNA的合成第59页
        4.4.3 qPCR验证第59-60页
        4.4.4 荔枝蝽平腹小蜂对寄主卵密度的功能反应第60-61页
        4.4.5 荔枝蝽平腹小蜂对柞蚕卵的搜寻时间实验第61-62页
        4.4.6 荔枝蝽平腹小蜂自身密度对寻找效应的影响第62-64页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64-65页
第五章 荔枝蝽平腹小蜂功能性化学信息素物质的嗅觉受体定位第65-73页
    5.1 概述第65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65-69页
        5.2.1 实验材料第65页
        5.2.2 实验方法第65-69页
    5.3 数据分析第69页
    5.4 实验结果第69-72页
        5.4.1 dsRNA的合成第69页
        5.4.2 qPCR验证第69-70页
        5.4.3 基因沉默后不同组别荔枝蝽平腹小蜂触角EAG测定第70-71页
        5.4.4 基因沉默后荔枝蝽平腹小蜂对化学信息素物质的嗅觉行为反应第71-72页
    5.5 结论分析与讨论第72-73页
第六章 结论第73-75页
    6.1 主要结论第73-74页
    6.2 论文创新之处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附录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象甲类害虫捕捉网的设计与应用
下一篇:棘孢木霉菌嗜铁素相关基因sidA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