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基于土壤农杆菌转化法高效构建产黄青霉tps1、tps2敲除菌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前言第12-26页
    1.1 产黄青霉简介第12-14页
        1.1.1 产黄青霉合成途径第12-13页
        1.1.2 青霉素的作用机理第13页
        1.1.3 产黄青霉的遗传改造第13-14页
    1.2 丝状真菌基因操作方法第14-18页
        1.2.1 丝状真菌DNA损伤修复机制第14-15页
        1.2.2 原生质体转化法第15页
        1.2.3 电转化第15-16页
        1.2.4 RNA干扰技术第16页
        1.2.5 农杆菌转化法第16-18页
        1.2.6 基因编辑技术第18页
    1.3 海藻糖代谢途径第18-23页
        1.3.1 海藻糖结构特性第18-19页
        1.3.2 海藻糖的生物合成途径第19-20页
        1.3.3 海藻糖与海藻糖循环代谢第20-23页
    1.4 Scale down与糖浓度应激反应机理研究第23-24页
        1.4.1 恒化培养第23页
        1.4.2 Scale-down研究第23-24页
        1.4.3 糖脉冲应激响应机制第24页
    1.5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意义第24-26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6-42页
    2.1 试验材料第26-33页
        2.1.1 菌株与质粒第26页
        2.1.2 引物第26-27页
        2.1.3 培养基及配方第27-30页
        2.1.4 溶液第30-31页
        2.1.5 试剂第31-32页
        2.1.6 仪器设备第32-33页
    2.2 实验方法第33-42页
        2.2.1 PCR第33-34页
        2.2.2 DNA酶切和连接第34-35页
        2.2.3 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制备第35-36页
        2.2.4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第36页
        2.2.5 A.tumefaciens AGL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6页
        2.2.6 重组质粒的电击转化农杆菌AGL-1第36-37页
        2.2.7 细菌菌落/菌液PCR第37页
        2.2.8 细菌质粒抽提第37页
        2.2.9 核酸电泳第37页
        2.2.10 胶回收第37页
        2.2.11 产黄青霉农杆菌共培养第37-38页
        2.2.12 产黄青霉基因组的提取第38-39页
        2.2.13 产黄青霉总RNA抽提第39页
        2.2.14 q-PCR第39页
        2.2.15 产黄青霉孢子的制备第39页
        2.2.16 5 L发酵罐连续培养第39-40页
        2.2.17 快速取样方法第40页
        2.2.18 生物量,PMV测量方法第40页
        2.2.19 葡萄糖浓度测量方法第40-41页
        2.2.20 摄氧率(OUR)和二氧化碳生成速率(CER)测定第41页
        2.2.21 胞外PAA, PenG检测方法第41页
        2.2.22 LC-MS/MS分析胞内代谢物第41-42页
第3章 P. chrysogenum海藻糖循环途径突变株的构建第42-61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突变株P.chrysogenum -△tps1的构建第43-51页
        3.2.1 双源表达载体pGreenⅡ-Atps1的构建第43-48页
        3.2.2 pGreenⅡ-△tps1转化农杆菌AGL-1第48-49页
        3.2.3 P.chrysogenum-△tps1转化子筛选第49-51页
    3.3 海藻糖六磷酸磷酸酯酶突变株P.chrysogenum-△tps2的构建第51-56页
        3.3.1 双元表达载体pGreenⅡ-Atps2的构建第51-54页
        3.3.2 pGreenⅡ-△tps2转化农杆菌AGL-1第54-55页
        3.3.3 P.chrysogenum -△tps2转化子的筛选第55-56页
    3.4 转化子q-PCR验证第56-57页
    3.5 P. chrysogenum Wisconsin 54-1255,P. chrysogenum -△tps1,P.chrysogenum -△tps2菌形比较第57-59页
        3.5.1 Wisconsin 54-1255,P. chrysogenum -△tps1,P. chrysogenum-△tps2特征第57-59页
        3.5.2 糖浓度耐受试验第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4章 Wisconsin54-1255,P. chrysogenum -△tps1,P. chrysogenum-△tps2生理代谢特性研究第61-67页
    4.1 前言第61-62页
    4.2 Wisconsin54-1255,P. chrysogenum -△tps1,P. chrysogenum -△tps2恒化培养实验第62-67页
        4.2.1 分批发酵第63-65页
        4.2.2 恒化培养第65-67页
第5章 产黄青霉Wisconsin 54-1255与工业菌种DS17690生理参数的比较第67-71页
    5.1 前言第67页
    5.2 DS17690恒化培养第67页
    5.3 海藻糖循环途径代谢分析第67-7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72页
    6.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件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废弃液晶显示器中铟的生物浸出及其回收
下一篇:点击合成腰果酚基侧链环氧化型增塑剂及其对PVC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