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X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应收账款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20页 |
2.1 应收账款及其产生的原因 | 第13-16页 |
2.1.1 应收账款的概念 | 第13-14页 |
2.1.2 应收账款产生的内在原因 | 第14-15页 |
2.1.3 应收账款产生的外部原因 | 第15-16页 |
2.2 应收账款持有成本 | 第16-18页 |
2.3 应收账款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 第18-19页 |
2.4 应收账款管理的功效 | 第19-20页 |
3 广东X公司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 第20-27页 |
3.1 广东X公司概况 | 第20-21页 |
3.1.1 广东X公司背景介绍 | 第20页 |
3.1.2 公司组织机构 | 第20-21页 |
3.2 应收账款财务指标分析 | 第21-27页 |
3.2.1 应收账款规模分析 | 第21-24页 |
3.2.2 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 第24-25页 |
3.2.3 广东X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 第25-27页 |
4 广东X公司应收账款问题的成因 | 第27-33页 |
4.1 广东X公司对应收账款管理的认识不足 | 第27-29页 |
4.1.1 应收账款职能管理混乱 | 第27-28页 |
4.1.2 经营层的信用管理意识不强烈 | 第28页 |
4.1.3 信用管理政策不完善 | 第28-29页 |
4.2 人员管理不到位 | 第29-31页 |
4.2.1 督导不够积极 | 第29-30页 |
4.2.2 销售人员的素质不高 | 第30-31页 |
4.3 退货过多 | 第31-33页 |
5 对广东X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 | 第33-44页 |
5.1 建立信用管理部门 | 第33-35页 |
5.1.1 信用管理部门职能 | 第33-34页 |
5.1.2 信用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 第34-35页 |
5.2 信用政策的制定 | 第35-37页 |
5.2.1 信用政策制定的依据 | 第35-36页 |
5.2.2 信用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 第36页 |
5.2.3 信用政策松紧度的把握 | 第36-37页 |
5.3 客户信用评价 | 第37-40页 |
5.3.1 对客户信用进行调查的方法 | 第37-38页 |
5.3.2 客户信用评估方法 | 第38-39页 |
5.3.3 以信用等级对客户进行管理 | 第39-40页 |
5.4 应收账款的跟踪监控 | 第40-44页 |
5.4.1 应收账款跟踪监控的目标 | 第40-41页 |
5.4.2 应收账款跟踪监控方法 | 第41-42页 |
5.4.3 应收账款监控制度 | 第42-43页 |
5.4.4 建立应收账款责任人制度 | 第43-44页 |
6 结论 | 第44-4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4页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