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重构
内容提要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8-21页 |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1-24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26-60页 |
2.1 生态学基本理论 | 第26-37页 |
2.1.1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27-32页 |
2.1.2 本研究涉及的生态学概念及理论 | 第32-37页 |
2.2 信息生态理论研究进展 | 第37-53页 |
2.2.1 信息生态问题的产生 | 第37-39页 |
2.2.2 信息生态学的内涵 | 第39-45页 |
2.2.3 信息生态系统的失调 | 第45-46页 |
2.2.4 信息生态系统的构建 | 第46-52页 |
2.2.5 信息生态链 | 第52-53页 |
2.2.6 信息生态环境 | 第53页 |
2.3 信息系统重构研究进展 | 第53-58页 |
2.3.1 信息系统的可重构性 | 第53-55页 |
2.3.2 信息系统重构的一般过程 | 第55-58页 |
2.3.3 信息系统重构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第5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3章 企业信息系统运行效果及重构必要性 | 第60-72页 |
3.1 企业信息系统运行效果研究方案设计 | 第60-63页 |
3.1.1 调查背景及目的 | 第60-61页 |
3.1.2 问卷设计及统计技术 | 第61-62页 |
3.1.3 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62-63页 |
3.2 企业信息系统运行效果分析 | 第63-65页 |
3.2.1 问卷回收情况 | 第63页 |
3.2.2 企业信息系统运行效果的统计分析 | 第63-65页 |
3.3 企业信息系统运行效果成因分析 | 第65-69页 |
3.3.1 企业信息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 | 第65-68页 |
3.3.2 本次调查及评价的特点 | 第68-69页 |
3.4 企业信息系统重构的必要性 | 第69-7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4章 企业信息系统生态化重构理论框架 | 第72-90页 |
4.1 企业信息系统生态化重构的可行性分析 | 第72-81页 |
4.1.1 生态系统和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类比 | 第72-74页 |
4.1.2 生态系统和企业信息系统能量流动类比 | 第74-76页 |
4.1.3 生态系统和企业信息系统信息传递类比 | 第76-78页 |
4.1.4 企业信息系统的生态化特征 | 第78-81页 |
4.2 企业信息系统生态化重构的概念辨析及界定 | 第81-83页 |
4.2.1 重构、重组、再造的概念辨析 | 第81-82页 |
4.2.2 企业信息系统生态化重构的概念界定 | 第82-83页 |
4.3 企业信息系统生态化重构框架 | 第83-87页 |
4.3.1 企业信息系统生态化重构原则 | 第83-84页 |
4.3.2 企业信息系统生态化重构指导思想 | 第84-86页 |
4.3.3 企业信息系统生态化重构过程 | 第86-8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7-90页 |
第5章 企业信息系统生态化重构 | 第90-118页 |
5.1 企业信息系统的生态要素 | 第90-95页 |
5.1.1 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生态要素 | 第90-92页 |
5.1.2 企业信息系统的信息生态位 | 第92-95页 |
5.2 企业信息系统的生态结构 | 第95-99页 |
5.2.1 信息生态链结构 | 第95-98页 |
5.2.2 信息层级结构 | 第98-99页 |
5.3 企业信息系统的生态环境 | 第99-109页 |
5.3.1 内部生态环境 | 第99-103页 |
5.3.2 外部生态环境 | 第103-106页 |
5.3.3 信息生态环境的复杂性 | 第106-109页 |
5.4 企业信息系统生态重构模型 | 第109-117页 |
5.4.1 企业信息系统生态重构的条件 | 第109-112页 |
5.4.2 企业信息系统生态重构的熵变模型 | 第112-11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6章 企业信息系统的生态化机制 | 第118-142页 |
6.1 企业信息系统重构的动力机制 | 第118-124页 |
6.1.1 企业信息系统的生态价值目标的提出 | 第118-120页 |
6.1.2 生态价值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序参量 | 第120-122页 |
6.1.3 序参量主导企业信息系统的协同进化 | 第122-124页 |
6.2 企业信息系统能量涨落机制 | 第124-129页 |
6.2.1 企业信息系统能量的涨落因素 | 第124-125页 |
6.2.2 企业信息系统能量的涨落放大过程 | 第125-127页 |
6.2.3 企业信息系统能量的分配 | 第127-129页 |
6.3 企业信息系统生长机制 | 第129-134页 |
6.3.1 企业信息系统的生长模型 | 第129-132页 |
6.3.2 企业信息系统的生长曲线 | 第132-133页 |
6.3.3 企业信息系统的r-k 生态策略 | 第133-134页 |
6.4 企业信息系统竞合机制 | 第134-139页 |
6.4.1 企业信息系统的竞争模型 | 第134-135页 |
6.4.2 企业信息系统的共生模型 | 第135-136页 |
6.4.3 企业信息系统的竞合趋势 | 第136-13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39-142页 |
第7章 某制鞋企业信息系统生态化重构的案例应用 | 第142-160页 |
7.1 某制鞋企业信息系统简介及存在问题 | 第142-146页 |
7.1.1 某制鞋企业业务模式 | 第142-144页 |
7.1.2 某制鞋企业信息系统现状 | 第144-145页 |
7.1.3 某制鞋企业信息系统存在问题 | 第145-146页 |
7.2 某制鞋企业信息系统的生态要素、结构及环境 | 第146-152页 |
7.2.1 某制鞋企业信息系统的生态要素 | 第146-147页 |
7.2.2 某制鞋企业信息系统的生态结构 | 第147-150页 |
7.2.3 某制鞋企业信息系统的生态环境 | 第150-152页 |
7.3 某制鞋企业信息系统生态重构及机制 | 第152-156页 |
7.3.1 某制鞋企业信息系统的熵变模型及其度量 | 第152-153页 |
7.3.2 某制鞋企业信息系统生态化机制 | 第153-156页 |
7.4 某制鞋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策略 | 第156-157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57-160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60-164页 |
8.1 结论 | 第160-162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62-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72页 |
中文参考文献 | 第164-168页 |
英文参考文献 | 第168-172页 |
附录 | 第172-17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76-178页 |
后记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