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 | 第9-11页 |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11页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2 汽车金融的概述 | 第12-18页 |
2.1 汽车金融的的定义 | 第12页 |
2.2 汽车金融的主体 | 第12-16页 |
2.2.1 汽车金融公司的SWOT分析 | 第13-14页 |
2.2.2 银行的SWOT分析 | 第14-16页 |
2.3 汽车金融的功能 | 第16-18页 |
2.3.1 平衡汽车产业供需矛盾 | 第16页 |
2.3.2 汽车金融的乘数效应 | 第16页 |
2.3.3 提高汽车制造商与经销商的运营效率 | 第16-17页 |
2.3.4 对汽车消费的促进作用 | 第17页 |
2.3.5 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 第17-18页 |
2.3.6 对扩大就业发挥着积极作用 | 第18页 |
3 国外汽车金融业发展现状与汽车金融服务模式比较 | 第18-25页 |
3.1 国外汽车金融发展状况及趋势分析 | 第18-21页 |
3.2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模式比较 | 第21-23页 |
3.2.1 美国汽车金融模式 | 第21-22页 |
3.2.2 德国汽车金融模式 | 第22页 |
3.2.3 日本汽车金融模式 | 第22-23页 |
3.3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5页 |
4 我国汽车金融的发展状况及问题分析 | 第25-36页 |
4.1 汽车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25-28页 |
4.1.1 萌芽阶段 | 第26页 |
4.1.2 爆发阶段 | 第26-27页 |
4.1.3 调整阶段 | 第27页 |
4.1.4 稳步发展阶段 | 第27-28页 |
4.2 汽车金融的发展现状 | 第28-31页 |
4.2.1 各项政策、法律法规逐步放开 | 第28-29页 |
4.2.2 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增长缓慢 | 第29页 |
4.2.3 车贷渗透率偏低 | 第29-30页 |
4.2.4 商业银行占主导地位 | 第30-31页 |
4.3 我国汽车金融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4.3.1 居民消费观念传统,汽车消费信贷需求不足 | 第31-32页 |
4.3.2 信用体系不完善 | 第32页 |
4.3.3 汽车税费过多 | 第32-33页 |
4.3.4 汽车金融服务主体单一 | 第33-34页 |
4.3.5 汽车金融产品较少 | 第34-35页 |
4.3.6 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来源有限 | 第35页 |
4.3.7 汽车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偏弱 | 第35-36页 |
5 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6-41页 |
5.1 创建一个适合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的宏观环境 | 第36-38页 |
5.1.1 逐渐改善居民的消费习惯,培育消费信贷市场 | 第36-37页 |
5.1.2 完善我国信用体系 | 第37页 |
5.1.3 建立合理的汽车税费制度 | 第37-38页 |
5.2 结合国外经验,完善我国汽车金融服务模式 | 第38-40页 |
5.2.1 突出汽车金融公司的专业化优势,加强与银行的合作 | 第38-39页 |
5.2.2 鼓励汽车信贷相关产品的金融创新,扩大业务范围 | 第39-40页 |
5.3 拓展融资渠道 | 第40-41页 |
5.4 加强汽车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 | 第41页 |
总结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详细摘要 | 第4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