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3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第11-14页
        1.3.1 “推力一拉力”理论第11页
        1.3.2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第11-12页
        1.3.3 拉尼斯—费景汉的“经济发展三阶段论”第12-13页
        1.3.4 乔根森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第13页
        1.3.5 托达罗预期收入理论第13-14页
    1.4 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第14-18页
        1.4.1 关于劳动力转移动因的研究第14-15页
        1.4.2 关于劳动力转移与就业的制约因素的研究第15-16页
        1.4.3 关于劳动力转移途径和出路的研究第16-18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转移模式的比较第18-22页
    2.1 相关概念第18-19页
        2.1.1 农业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第18页
        2.1.2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第18页
        2.1.3 农村劳动力转移第18-19页
    2.2 发达国家转移模式比较第19-20页
        2.2.1 美国自由迁移式的转移模式第19页
        2.2.2 日本“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的模式第19页
        2.2.3 英国圈地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第19页
        2.2.4 韩国集中型转移方式第19-20页
    2.3 我国的转移模式第20-22页
        2.3.1 山东省转移模式第20页
        2.3.2 温州转移模式第20页
        2.3.3 珠江三角洲转移模式第20-21页
        2.3.4 上海转移模式第21-22页
第3章 河北省概况及各县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22-25页
    3.1 河北省概况第22页
    3.2 河北省各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劳动力资源的分布状况第22-25页
        3.2.1 各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第22-23页
        3.2.2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规模及分布第23-25页
第4章 河北省各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差异第25-27页
    4.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计算方法第25-26页
        4.1.1 劳动生产率比较计算法第25页
        4.1.2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第25页
        4.1.3 农业技术需要法第25页
        4.1.4 陈先运的劳均耕地面积计算法第25-26页
    4.2 河北省各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计算第26-27页
第5章 影响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第27-32页
    5.1 农业产业化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第27页
    5.2 城市化水平滞后第27-28页
    5.3 制度不完善第28-29页
        5.3.1 户籍制度不合理第28页
        5.3.2 土地制度不健全第28-29页
        5.3.3 就业制度不健全第29页
    5.4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第29-30页
    5.5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第30页
    5.6 劳动者文化素质低,职业技能差第30页
    5.7 特殊的地理位置第30-32页
第6章 加快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第32-39页
    6.1 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第32页
    6.2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第32-33页
    6.3 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第33-34页
    6.4 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第34页
    6.5 优化制度环境,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34-35页
        6.5.1 户籍制度第34页
        6.5.2 土地制度第34-35页
        6.5.3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35页
        6.5.4 切实维护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第35页
    6.6 发展劳务输出产业第35-36页
    6.7 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第36-37页
        6.7.1 实现统一的劳动管理第36页
        6.7.2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第36页
        6.7.3 规范中介机构发展第36-37页
        6.7.4 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第37页
    6.8 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第37-39页
        6.8.1 抓好基础教育第37页
        6.8.2 加强对农民的非农就业技能培训第37-38页
        6.8.3 创造宽松的返乡创业环境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见薄壁梁的稳定性分析--吊车梁和箱梁的实例分析
下一篇:家族企业传承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