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父母与子女社会交换关系问卷编制及其现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1页
1 研究背景第11-28页
    1.1 有关社会交换的研究及启示第11-19页
        1.1.1 国内的相关研究阐述第11-14页
        1.1.2 国外的相关研究阐述第14-19页
    1.2 关于父母与子女的相关研究阐述第19-24页
        1.2.1 国外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研究第19-21页
        1.2.2 国内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研究第21-22页
        1.2.3 中国文化中的“孝道”——社会心理学视角第22-24页
    1.3 已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意义第24-25页
        1.3.1 已往研究的不足第24-25页
        1.3.2 本研究的意义第25页
    1.4 本研究的初步理论构想及设计流程第25-28页
        1.4.1 本研究的初步理论构想第25-26页
        1.4.2 本研究的设计流程第26-27页
        1.4.3 本研究的研究假设第27-28页
2 研究一:访谈调查与半开放式问卷第28-30页
    2.1 研究目的第28页
    2.2 过程与方法第28-29页
        2.2.1 访谈调查第28页
        2.2.2 半开放式问卷第28-29页
    2.3 形成预测问卷题项第29-30页
3 研究二:父母与子女社会交换关系问卷(子女卷)的编制第30-41页
    3.1 研究目的第30页
    3.2 研究对象第30页
    3.3 研究方法第30-31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31-40页
        3.4.1 项目分析第31-32页
        3.4.2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32-35页
        3.4.3 问卷的信度检验第35-36页
        3.4.4 问卷的效度检验第36-40页
    3.5 研究小结第40-41页
4 研究三:父母与子女社会交换关系问卷(父母卷)的编制第41-51页
    4.1 研究目的第41页
    4.2 研究对象第41-42页
    4.3 研究方法第42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42-50页
        4.4.1 项目分析第42-43页
        4.4.2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43-46页
        4.4.3 问卷的信度检验第46-47页
        4.4.4 问卷的效度检验第47-50页
    4.5 研究小结第50-51页
5 研究四:父母与子女社会交换关系现状分析(子女卷)第51-70页
    5.1 研究目的第51页
    5.2 研究对象第51页
    5.3 研究方法第51页
    5.4 结果分析第51-66页
        5.4.1 子女卷在各个因子上的均值比较第51-52页
        5.4.2 子女卷的性别差异比较第52-53页
        5.4.3 子女卷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比较第53-54页
        5.4.4 子女卷的年级差异第54-58页
        5.4.5 子女卷的家庭所在地差异比较第58-60页
        5.4.6 子女卷的住宿在学校与否的差异比较第60-61页
        5.4.7 子女卷的父母文化程度差异比较第61-64页
        5.4.8 子女卷的父母职业差异比较第64-66页
    5.5 讨论第66-70页
        5.5.1 子女卷在各个因子上的总体状况第66页
        5.5.2 子女卷的性别差异比较第66页
        5.5.3 子女卷的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比较第66-67页
        5.5.4 子女卷的年级差异第67页
        5.5.5 子女卷的家庭所在地差异比较第67-68页
        5.5.6 子女卷的住宿在学校与否的差异比较第68页
        5.5.7 子女卷的父母文化程度差异比较第68-69页
        5.5.8 子女卷的父母职业差异比较第69-70页
6 研究五:父母与子女社会交换关系现状分析(父母卷)第70-83页
    6.1 研究目的第70页
    6.2 研究对象第70页
    6.3 研究方法第70页
    6.4 结果分析第70-79页
        6.4.1 父母卷在各个因子上的均值比较第70-71页
        6.4.2 父母卷的性别差异比较第71-72页
        6.4.3 父母卷中子女年级的差异第72-74页
        6.4.4 父母卷中拥有子女数的差异比较第74-75页
        6.4.5 父母卷中家庭所在地差异比较第75-76页
        6.4.6 父母卷中子女是否住宿在学校的差异比较第76-77页
        6.4.7 父母卷中文化程度的差异比较第77-78页
        6.4.8 父母卷中职业的差异比较第78-79页
    6.5 讨论第79-83页
        6.5.1 父母卷在各个因子上的总体状况第79页
        6.5.2 父母卷的性别差异比较第79-80页
        6.5.3 父母卷的子女年级差异第80页
        6.5.4 父母卷中拥有子女数的差异比较第80页
        6.5.5 父母卷中家庭所在地差异比较第80-81页
        6.5.6 父母卷中子女是否住宿在学校的差异比较第81页
        6.5.7 父母卷中文化程度的差异比较第81-82页
        6.5.8 父母卷中职业的差异比较第82-83页
7 研究总结论第83-88页
    7.1 研究总结论第83-87页
        7.1.1 子女卷的研究结果第83-85页
        7.1.2 父母卷的研究结果第85-87页
        7.1.3 子女卷与父母卷对应因子得分比较第87页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附录部分第90-106页
    附录一:子女卷访谈提纲第90-91页
    附录二:父母卷访谈提纲第91页
    附录三:个别访谈的部分资料选摘第91-97页
    附录四:原始项目第97-99页
    附录五:预测问卷第99-102页
    附录六:正式问卷第102-106页
后记第106-107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慈善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拒绝敏感性、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