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20页 |
·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的现实背景 | 第9-10页 |
·政府绩效审计的含义 | 第9页 |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缘由 | 第9-10页 |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相关的文献回顾 | 第11-14页 |
·国内主要文献回顾 | 第11-12页 |
·国外主要文献回顾 | 第12-14页 |
·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称谓之争 | 第14-16页 |
·成果评析(内容\种类\方法) | 第16-18页 |
·绩效审计概念 | 第16页 |
·绩效审计内容 | 第16-17页 |
·绩效审计种类 | 第17页 |
·绩效审计方法 | 第17-18页 |
·绩效审计准则 | 第18页 |
·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2章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及思考 | 第20-25页 |
·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20页 |
·我国发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20-21页 |
·我国发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可行性 | 第20页 |
·我国发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思考 | 第21-25页 |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制约因素 | 第21-23页 |
·完善政府绩效审计立法体系 | 第23页 |
·建立科学可行性的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 | 第23页 |
·加快审计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 第23-24页 |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模式 | 第24-25页 |
第3章 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31页 |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 | 第25-26页 |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特点 | 第26-28页 |
·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和审计内容的变化性 | 第26页 |
·审计计划的周密性和审计工作的协作性 | 第26-27页 |
·审计结果的透明性和审计结论的建设性 | 第27页 |
·审计标准的先进性和审计准则的规范性 | 第27-28页 |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0页 |
·积极开展审计试点,积累经验,全面推广绩效审计 | 第28页 |
·革新审计手段,运用计算机技术,保证政府审计质量 | 第28-29页 |
·加强绩效审计立法,建立高质量的审计准则,降低政府审计风险 | 第29-30页 |
·我国现阶段政府效益审计发展的瓶颈 | 第30-31页 |
第4章 科学发展观之于政府绩效审计模式设计的研究 | 第31-44页 |
·以科学发展观看待政府绩效审计的本质 | 第31-32页 |
·以科学发展观看待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 第32-34页 |
·以科学发展观看待政府绩效审计的全面实施 | 第34-35页 |
·我国现阶段政府效益审计发展的对策 | 第35-39页 |
·增强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 第36页 |
·深化我国政府体制改革 | 第36页 |
·加快法规体系建设 | 第36-37页 |
·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效益评价标准 | 第37-38页 |
·加强审计人员素质培训,优化审计人员结构 | 第38-39页 |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模式设计 | 第39-44页 |
·加快政府审计管理模式向立法式转变 | 第39页 |
·建立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导的多元化绩效审计主体 | 第39页 |
·扩大政府绩效审计的客体 | 第39-40页 |
·实现审计制度与问责制度的对接 | 第40-41页 |
·建立有效的绩效审计预警系统 | 第41页 |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具体审计实践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