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城市交通走廊及轨道交通的兴起 | 第8页 |
1.1.2 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的交通问题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情况总结及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思路 | 第14-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竞争合作分析 | 第17-31页 |
2.1 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特点及布局定位分析 | 第17-19页 |
2.1.1 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特点分析 | 第17-18页 |
2.1.2 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总体布局定位分析 | 第18-19页 |
2.2 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合作竞争关系 | 第19-28页 |
2.2.1 合作竞争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基于竞争合作的两种交通方式的位置关系及组合方式 | 第21-23页 |
2.2.3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竞争合作相关区域界定 | 第23-28页 |
2.2.4 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竞争合作的意义 | 第28页 |
2.3 基于竞争合作关系的轨道交通走廊常规公交调整的内涵及必要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轨道交通走廊公交线路调整方法概述 | 第31-42页 |
3.1 轨道交通走廊定义及影响范围分析 | 第31-33页 |
3.1.1 轨道交通走廊定义 | 第31页 |
3.1.2 轨道交通走廊影响范围分析 | 第31-33页 |
3.2 两种交通方式之间重合变量分析及待调整线路确定 | 第33-37页 |
3.2.1 分析角度的确定及变量选择 | 第33-34页 |
3.2.2 影响待调整公交线路确定的变量分析 | 第34-37页 |
3.2.3 待调整公交线路集确定 | 第37页 |
3.3 轨道交通走廊线路优化目标、原则 | 第37-39页 |
3.3.1 轨道交通走廊线路优化目标 | 第38页 |
3.3.2 轨道交通走廊线路优化原则 | 第38-39页 |
3.4 轨道交通走廊线路优化思路及操作步骤 | 第39-41页 |
3.4.1 轨道交通走廊线路优化思路 | 第39页 |
3.4.2 轨道交通走廊线路调整优化方法及步骤 | 第39-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轨道交通走廊公交线路路径优化模型构建 | 第42-59页 |
4.1 轨道交通走廊线路优化整模型构建 | 第42-46页 |
4.1.1 轨道交通走廊线路优化模型目标 | 第42-43页 |
4.1.2 轨道交通走廊线路优化约束条件分析 | 第43-45页 |
4.1.3 轨道交通走廊线路优化整模型构建 | 第45-46页 |
4.2 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27][44] | 第46-54页 |
4.2.1 遗传算法设计要点概述 | 第47-49页 |
4.2.2 遗传算法改进介绍 | 第49-51页 |
4.2.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公交线网优化设计 | 第51-54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54-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西安市地铁二号线走廊公交线路调整简介 | 第59-70页 |
5.1 西安市地铁二号线走廊确定及公交概况 | 第59-62页 |
5.1.1 西安市地铁二号线走廊确定及影响范围分析 | 第59页 |
5.1.2 地铁二号线走廊内公交概况 | 第59-62页 |
5.2 地铁二号线走廊待调整公交线路初选 | 第62-63页 |
5.3 确定公交首末站及接驳枢纽站 | 第63-64页 |
5.3.1 地铁走廊内部公交首末站及接驳枢纽站的确定 | 第63-64页 |
5.3.2 地铁走廊外部公交线路首末站确定 | 第64页 |
5.4 公交线路调整 | 第64-67页 |
5.5 调整结果 | 第67-6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70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70-71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