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评述 | 第12-13页 |
1.3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及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2.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2.1.1 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 第15-16页 |
2.1.2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分类 | 第16-17页 |
2.1.3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 | 第17-18页 |
2.2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2.2.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种类 | 第18-20页 |
2.2.2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及其风险管理现状 | 第23-37页 |
3.1 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贸易业务的现状 | 第23-24页 |
3.2 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现状 | 第24-30页 |
3.2.1 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总量和结构 | 第25-27页 |
3.2.2 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特点 | 第27-29页 |
3.2.3 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省内比较 | 第29-30页 |
3.3 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及其管理举措 | 第30-32页 |
3.3.1 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状况 | 第30页 |
3.3.2 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举措 | 第30-32页 |
3.4 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3.4.1 银行本身和相关从业人员对风险的认知不足 | 第32-33页 |
3.4.2 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 第33页 |
3.4.3 贸易融资方式滞后且审核授信效率低 | 第33-34页 |
3.4.4 融资对象较为集中且融资门槛高 | 第34-35页 |
3.4.5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缺乏 | 第35-36页 |
3.4.6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加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37-43页 |
4.1 完善内控体系及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 第37-38页 |
4.2 调整内部机构且合理规范流程 | 第38页 |
4.3 优化特定客户审批流程并提高审批效率 | 第38-40页 |
4.4 加快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产品创新 | 第40-41页 |
4.5 培养高素质人才 | 第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