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地方教育论文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插图索引第11-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页
        1.1.2 选题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17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4-15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5-17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教育文化科技园区的相关理论研究第19-31页
    2.1 园区的类型与内涵第19-23页
        2.1.1 职业教育园区第19-20页
        2.1.2 文化园区第20-21页
        2.1.3 科技园区第21-22页
        2.1.4 教育文化科技园区第22-23页
    2.2 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的功能分析第23-24页
        2.2.1 孵化器功能第23页
        2.2.2 创新功能第23-24页
        2.2.3 扩散功能第24页
        2.2.4 示范功能第24页
    2.3 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的内容分析第24-27页
        2.3.1 园区合作模式第24-25页
        2.3.2 园区服务体系第25-26页
        2.3.3 园区管理体系第26-27页
    2.4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的理论依据第27-31页
        2.4.1 孵化器理论第27-28页
        2.4.2 三元参与理论第28-29页
        2.4.3 协同创新理论第29-30页
        2.4.4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第30-31页
第3章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31-38页
    3.1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的必要性第31-33页
        3.1.1 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需要第31页
        3.1.2 教育产业、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第31-32页
        3.1.3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园区发展的需要第32-33页
    3.2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的可行性第33-38页
        3.2.1 人才强市战略的顺利实施第33-34页
        3.2.2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第34页
        3.2.3 创新型常德建设的实施第34-35页
        3.2.4 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的有利因素第35-38页
第4章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面临问题和困难第38-47页
    4.1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的初期规划第38-39页
        4.1.1 园区建设规划第38页
        4.1.2 园区建设目标第38-39页
        4.1.3 园区建设模式第39页
    4.2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第39-42页
        4.2.1 园区定位问题第39-40页
        4.2.2 管理体制问题第40-41页
        4.2.3 融资渠道问题第41页
        4.2.4 运行机制问题第41-42页
        4.2.5 外部环境问题第42页
    4.3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面临的相关困难第42-47页
        4.3.1 常德市的劣势第42-43页
        4.3.2 常德市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第43-47页
第5章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的思路与策略第47-56页
    5.1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第47页
    5.2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原则第47-49页
        5.2.1 整体性原则第47-48页
        5.2.2 公平性原则第48页
        5.2.3 持续性原则第48-49页
        5.2.4 适宜性原则第49页
    5.3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与重点第49-51页
        5.3.1 发展方向第49-50页
        5.3.2 规划重心第50页
        5.3.3 建设重点第50-51页
    5.4 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的策略第51-56页
        5.4.1 丰富建设内容第51-52页
        5.4.2 完善管理体制第52-53页
        5.4.3 拓宽融资渠道第53页
        5.4.4 健全运行体制第53-54页
        5.4.5 优化外部环境第54-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工作视角下的老年公寓老人的行为调适--以B市城区Y老年公寓为例
下一篇:论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