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电声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信号处理论文--语音识别与设备论文

基于HMM和RBF混合模型的语音情感识别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插图索引第11-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0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国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页
    1.4 本文的组织第18-20页
第2章 情感理论基础第20-26页
    2.1 情感的定义第20页
    2.2 情感的分类第20-22页
    2.3 情感空间第22-23页
        2.2.3 Activation- Eva luatio n 空间第22页
        2.2.4 情感轮第22-23页
    2.4 情感语音数据库的采集第23-25页
        2.4.1 情感语音采集的方法和原则第24页
        2.4.2 国内外语音情感数据库第24-25页
    2.5 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语音信号特征提取第26-38页
    3.1 语音信号的数字化和预处理第26-29页
        3.1.1 预加重第26-27页
        3.1.2 加窗第27-28页
        3.1.3 端点检测第28-29页
    3.2 语音信号的时域分析第29-33页
        3.2.1 短时能量分析第29-31页
        3.2.2 短时过零率分析第31页
        3.2.3 短时自相关函数分析第31-33页
        3.2.4 短时平均幅度差函数第33页
    3.3 基音频率第33-35页
    3.4 倒谱特征分析第35-37页
        3.4.1 LPCC第36页
        3.4.2 MFCC第36-37页
    3.5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HMM/RBF 混合模型设计第38-52页
    4.1 隐马尔可夫(HMM)模型第38-42页
        4.1.1 隐马尔可夫简介第38-39页
        4.1.2 HMM 模型第39-42页
    4.2 RBF 模型第42-46页
        4.2.1 神经网络方法简介第42-43页
        4.2.2 RBF 神经网络第43-44页
        4.2.3 RBF 网络的学习过程第44-46页
    4.3 HMM/RBF 混合模型设计第46-51页
        4.3.1 HMM 和 RBF 网络结合的必要性第46页
        4.3.2 HMM/RBF 混合模型的建立第46-47页
        4.3.3 混合模型训练第47-50页
        4.3.4 混合模型识别第50-51页
    4.4 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混合模型的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第52-62页
    5.1 仿真实验概述第52-53页
    5.2 语音信号的预处理第53-54页
    5.3 特征提取和分析第54-58页
        5.3.1 能量相关第54-55页
        5.3.2 基频相关第55-56页
        5.3.3 时长相关第56-57页
        5.3.4 LPCC 和 MFCC第57-58页
        5.3.5 归一化第58页
    5.4 混合模型参数的设置第58-59页
    5.5 训练次数的需求分析第59-60页
    5.6 实验结果比较第60-61页
    5.7 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70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QPSK相干光位同步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FPGA的JPEG编码算法优化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