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QPSK相干光位同步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插图索引第10-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框架第17-19页
第2章 QPSK 相干光传输系统第19-26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发射机原理第19-20页
    2.3 相干接收机原理第20-22页
    2.4 数字信号处理处理单元第22-25页
        2.4.1 色散补偿第22-23页
        2.4.2 时钟恢复第23页
        2.4.3 自适应均衡器第23-24页
        2.4.4 载波恢复第24-25页
    2.5 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相干光系统位同步算法的研究第26-39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位同步系统的发展第26-28页
    3.3 相干光位同步分类第28-30页
    3.4 位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第30页
    3.5 位同步算法第30-34页
        3.5.1 早迟门法第30-31页
        3.5.2 Mueller&Muller算法第31页
        3.5.3 平方律算法第31-32页
        3.5.4 Gardner算法第32-33页
        3.5.5 位同步算法总结第33-34页
    3.6 全数字反馈式位同步方法第34-38页
        3.6.1 插值滤波器第34-36页
        3.6.2 定时误差检测第36-37页
        3.6.3 环路滤波器第37页
        3.6.4 NCO控制器第37-38页
    3.7 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全数字相干光位同步实验系统第39-46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实验系统第39-40页
    4.3 全数字改进型Gardner位同步方案第40-42页
    4.4 实验分析与结果第42-45页
    4.5 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相干光联合均衡位同步实验系统第46-54页
    5.1 引言第46页
    5.2 实验系统第46-47页
    5.3 联合均衡位同步方案第47-49页
    5.4 实验分析与结果第49-53页
    5.7 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5页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研究项目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嵌入式系统的自调数据预取
下一篇:基于HMM和RBF混合模型的语音情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