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体制论文

构建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思考--以完善中央银行职能为视角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引言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6页
        1.4.2 本文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理论综述及概念界定第17-24页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1页
        2.1.1 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理论研究第17-19页
        2.1.2 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基本框架第19-21页
    2.2 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界定第21-24页
        2.2.1 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定义与内涵第21-22页
        2.2.2 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目标与基本框架第22-24页
第3章 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实证研究第24-39页
    3.1 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系统性风险可能来源第24-28页
        3.1.1 宏观经济周期调整的潜在风险第24-26页
        3.1.2 房地产行业潜在的信贷风险第26-27页
        3.1.3 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的系统性风险第27页
        3.1.4 混业经营带来的跨机构风险第27-28页
    3.2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不足第28-34页
        3.2.1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特点第28-30页
        3.2.2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机制的主要问题与困难第30-34页
    3.3 我国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实证分析第34-38页
        3.3.1 建立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机制第34-37页
        3.3.2 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机制建设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各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9-47页
    4.1 世界主要经济体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改革主要内容第39-42页
        4.1.1 美国的金融改革第39-40页
        4.1.2 英国的金融改革第40-42页
        4.1.3 德国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第42页
        4.1.4 韩国和日本的金融宏观审慎改革第42页
    4.2 国外金融监管改革经验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第42-45页
        4.2.1 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要突出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第43页
        4.2.2 应当建立系统性风险监管处置机制第43-44页
        4.2.3 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应当紧密相连,密切合作第44-45页
        4.2.4 构建统一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第45页
    4.3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5章 完善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第47-57页
    5.1 构建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思路第47-52页
        5.1.1 构建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第47页
        5.1.2 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目标第47-48页
        5.1.3 人民银行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中的地位第48-50页
        5.1.4 我国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主要设想第50-52页
    5.2 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人民银行相关职能的完善第52-55页
        5.2.1 系统性风险应对和金融宏观审慎监管职能第52-55页
        5.2.2 完善跨市场机构和交叉性金融产品的监管职能第55页
        5.2.3 明确由人民银行统一行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能第55页
    5.3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小型美容院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应计异象进一步细分研究--来自沪深A股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