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变电所论文

110kV淮海变电站的设计及建设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第一章 绪论第6-7页
第二章 莒南电网现状及西部建设必要性第7-14页
    2.1 莒南电网概括第7-8页
        2.1.1 莒南电网现状第7页
        2.1.2 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7-8页
    2.2 负荷预测第8-12页
        2.2.1 莒南县负荷预测第8-10页
        2.2.2 县城西片区负荷预测第10-12页
    2.3 工程建设必要性第12-14页
第三章 110kV淮海变电站一次系统建设第14-34页
    3.1 电气主接线第14-17页
        3.1.1 建设规模第14-15页
        3.1.2 电气主接线方案第15页
        3.1.3 变压器各电压等级中性点接地方式第15-16页
        3.1.4 电容电流计算第16-17页
    3.2 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第17-24页
        3.2.1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第17-18页
        3.2.2 电气参数第18-20页
        3.2.3 110kV淮海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选型第20-23页
        3.2.4 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第23-24页
    3.3 110kV淮海变电站站内设备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第24-28页
        3.3.1 站内电气设备绝缘水平要求第24-28页
        3.3.2 电气设备外绝缘及绝缘子串泄漏距离的确定第28页
    3.4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第28-29页
    3.5 站用电及照明第29-31页
        3.5.1 站用电第29-30页
        3.5.2 站用负荷计算及站用变压器选择第30-31页
        3.5.3 照明第31页
    3.6 防雷接地第31-34页
第四章 110kV淮海变电站二次系统建设第34-44页
    4.1 系统继电保护方面第34-36页
        4.1.1 现状第34页
        4.1.2 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第34页
        4.1.3 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第34-36页
    4.2 系统调度自动化第36-38页
        4.2.1 临沂调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4.2.2 远动系统第37-38页
        4.2.3 关口电能计量系统第38页
    4.3 系统及站内通信第38-40页
        4.3.1 通信现状第38-39页
        4.3.2 通道要求第39-40页
        4.3.3 系统通信方案第40页
    4.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第40-42页
        4.4.1 检测、监控范围第40-41页
        4.4.2 网络结构第41-42页
    4.5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第42-44页
        4.5.1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42页
        4.5.2 保护配置第42-43页
        4.5.3 自动装置第43-44页
第五章 110kV淮海变电站土建建设第44-54页
    5.1 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第44-48页
        5.1.1 站区总体规划第44页
        5.1.2 站区总平面布置第44-45页
        5.1.3 竖向布置第45-48页
    5.2 建筑第48-50页
        5.2.1 建筑物总览第48页
        5.2.2 尺寸第48-49页
        5.2.3 设计对比第49-50页
    5.3 环保与消防第50-51页
        5.3.1 环保第50页
        5.3.2 水土保持方面:第50-51页
    5.4 消防第51-54页
        5.4.1 消防设计主要原则第51-52页
        5.4.2 消防措施第52-54页
第六章 成效与意义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秸秆堆肥降解菌株分离及降解稻秆效果研究
下一篇:高容量型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与电极的结构设计和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