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1 理论构建方面 | 第11页 |
1.2.2 实践指导方面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1 国家公园 | 第15页 |
2.1.2 解说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15-17页 |
2.1.3 环境行为 | 第17页 |
2.2 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2.2.1 解说的功能 | 第18-19页 |
2.2.2 解说受众 | 第19页 |
2.2.3 解说媒介 | 第19-20页 |
2.2.4 解说系统规划 | 第20-21页 |
2.2.5 解说效果评估 | 第21-23页 |
3 理论模型 | 第23-30页 |
3.1 理论模型与假设的提出 | 第23-27页 |
3.1.1 解说理论相关研究 | 第23页 |
3.1.2 环境知识、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相关研究 | 第23-25页 |
3.1.3 研究模型 | 第25-26页 |
3.1.4 变量选取 | 第26-27页 |
3.2 变量测量与问项设计 | 第27-30页 |
3.2.1 解说媒介使用程度 | 第27页 |
3.2.2 解说内容学习程度 | 第27-28页 |
3.2.3 环境态度 | 第28-29页 |
3.2.4 环境行为意向 | 第29-30页 |
4 研究方法 | 第30-35页 |
4.1 研究案例地 | 第30-31页 |
4.2 问卷调查与质量检测 | 第31-33页 |
4.3 问卷定稿与发放 | 第33-35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35-55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9页 |
5.1.1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 第35页 |
5.1.2 解说媒介使用程度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5.1.3 解说内容学习程度特征分析 | 第36-38页 |
5.1.4 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意向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5.2 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检验 | 第39-40页 |
5.3 各变量之间定量关系的检验 | 第40-43页 |
5.3.1 解说媒介使用程度对解说内容学习程度的定量影响 | 第40-42页 |
5.3.2 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意向的定量影响 | 第42页 |
5.3.3 解说内容学习程度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42-43页 |
5.4 普达措国家公园解说系统的关键要素对游客环境行为意向影响 | 第43-55页 |
5.4.1 解说受众 | 第45-47页 |
5.4.2 解说媒介 | 第47-53页 |
5.4.3 解说内容 | 第53-55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5-61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实践启示 | 第56-58页 |
6.3 讨论 | 第58-61页 |
6.3.1 研究局限性 | 第58-59页 |
6.3.2 研究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68页 |
导师简介 | 第68-69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