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主要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11-16页 |
1.1.1 主要研究背景介绍 | 第11-12页 |
1.1.2 研究内容与理论依据 | 第12-16页 |
1.2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6-21页 |
1.2.1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1.2.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宽带战略与社会效益的相关研究和方法综述 | 第23-31页 |
2.1 相关研究概念的释义 | 第23-25页 |
2.1.1 关于“宽带战略”的解释 | 第23-24页 |
2.1.2 关于“社会效益”的解释 | 第24页 |
2.1.3 “效率”的含义与测度 | 第24-25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2.2.1 国外研究 | 第25-27页 |
2.2.2 国内研究 | 第27页 |
2.3 根据研究提出的理论假设 | 第27-28页 |
2.4 研究技术方法的比较 | 第28-30页 |
2.4.1 参数方法 | 第28-29页 |
2.4.2 非参数方法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宽带中国”战略的发展与实施效果研究 | 第31-42页 |
3.1 “宽带中国”战略提出的环境背景 | 第31-33页 |
3.1.1 国际环境背景 | 第31-32页 |
3.1.2 国内环境背景 | 第32-33页 |
3.2 “宽带中国”战略的主要内容 | 第33-35页 |
3.2.1 内容概述 | 第33-34页 |
3.2.2 技术路线和时间表 | 第34-35页 |
3.3 “宽带中国”战略与相关信息化战略的发展与融合 | 第35-36页 |
3.3.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 第35页 |
3.3.2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第35-36页 |
3.3.3 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 第36页 |
3.4 “宽带中国”战略的主要措施 | 第36-38页 |
3.4.1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行的主要举措 | 第37-38页 |
3.4.2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主要举措 | 第38页 |
3.5 “宽带中国”战略带来的变化 | 第38-41页 |
3.5.1 中国宽带市场的有序开放 | 第38-39页 |
3.5.2 宽带普遍服务的逐步实现 | 第39-40页 |
3.5.3 数字鸿沟持续增大的趋势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DEA方法的“宽带中国”投入产出效率测算 | 第42-57页 |
4.1 方法简介 | 第42-46页 |
4.1.1 CRS模型的DEA方法 | 第42-44页 |
4.1.2 VRS模型的DEA方法 | 第44页 |
4.1.3 规模效率的计算方法 | 第44页 |
4.1.4 测算DEA方法的技术工具 | 第44-46页 |
4.2 指标的选取 | 第46-48页 |
4.2.1 指标选取的要求 | 第46-47页 |
4.2.2 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47页 |
4.2.3 指标选取的解释 | 第47-48页 |
4.3 数据的采集与描述 | 第48-53页 |
4.3.1 基于年度统计的国家宏观数据 | 第48-50页 |
4.3.2 根据省级统计的面板数据 | 第50-53页 |
4.4 DEA方法测算 | 第53-56页 |
4.4.1 国家年度测算2005年-2014年 | 第53-54页 |
4.4.2 基于2014年度省际面板数据测算 | 第54-56页 |
4.5 结果分析 | 第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7-6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7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7-58页 |
5.3 本文局限 | 第58-59页 |
5.4 未来研究方向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