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1.2 政府扶持跨境电商发展 | 第14页 |
1.1.3 物流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痛点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2.2 实际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2 研究架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20-2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1 跨境电子商务相关内容 | 第20-21页 |
2.1.2 跨境物流相关内容 | 第21-24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4-27页 |
2.2.1 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2.2.2 跨境物流的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模式比较分析 | 第27-40页 |
3.1 自建跨境物流模式 | 第27-33页 |
3.1.1 自建跨境物流模式概述 | 第27-29页 |
3.1.2 自建跨境物流模式优点和缺点 | 第29-33页 |
3.2 第三方跨境物流模式 | 第33-36页 |
3.2.1 第三方跨境物流的概述 | 第33-34页 |
3.2.2 第三方跨境物流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 第34-36页 |
3.3 跨境物流联盟模式 | 第36-38页 |
3.3.1 跨境物流联盟的概述 | 第36-37页 |
3.3.2 跨境物流联盟的优点和不足 | 第37-38页 |
3.4 跨境物流模式比较分析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我国跨境物流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52页 |
4.1 跨境物流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 第40-41页 |
4.2 我国跨境物流模式选择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5页 |
4.2.1 第三方跨境物流发展水平 | 第41页 |
4.2.2 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 第41-42页 |
4.2.3 跨境B2C市场增长迅速 | 第42-43页 |
4.2.4 亚洲跨境电商市场潜力巨大 | 第43-44页 |
4.2.5 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环境逐步完善 | 第44-45页 |
4.3 我国跨境物流模式选择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52页 |
4.3.1 跨境物流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 | 第45-46页 |
4.3.2 跨境物流的选择主体 | 第46-50页 |
4.3.3 跨境物流的总成本 | 第50-51页 |
4.3.4 海外客户服务水平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我国跨境物流模式选择评价指标 | 第52-65页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52-53页 |
5.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53-54页 |
5.3 构建的原则 | 第54-55页 |
5.4 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55-62页 |
5.4.1 跨境物流地位 | 第55-57页 |
5.4.2 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规模实力 | 第57-58页 |
5.4.3 跨境物流总成本 | 第58-59页 |
5.4.4 跨境物流运作能力 | 第59-61页 |
5.4.5 跨境物流海外客户服务水平 | 第61-62页 |
5.5 评价指标的最终确立 | 第62-63页 |
5.6 评价指标体系解析 | 第63-65页 |
第六章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跨境物流模式选择 | 第65-84页 |
6.1 跨境物流模式选择的评价方法 | 第65-71页 |
6.1.1 层次分析法 | 第65-68页 |
6.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68-69页 |
6.1.3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69-70页 |
6.1.4 选择模糊层次分析法原因 | 第70-71页 |
6.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跨境物流模式选择 | 第71-73页 |
6.2.1 指标体系结构设计 | 第71页 |
6.2.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模型跨境物流选择模式选择应用 | 第71-73页 |
6.3 跨境物流模式选择案例分析——以兰亭集势为例 | 第73-84页 |
6.3.1 兰亭集势概况 | 第73-74页 |
6.3.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跨境物流模式选择分析 | 第74-84页 |
第七章 我国跨境物流模式选择的对策建议 | 第84-89页 |
7.1 企业角度 | 第84-87页 |
7.1.1 根据跨境物流地位,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 | 第84-85页 |
7.1.2 根据企业规模实力,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 | 第85-87页 |
7.1.3 根据跨境物流服务要求,选择合适的物流模式 | 第87页 |
7.2 政府角度 | 第87-89页 |
7.2.1 完善跨境物流配套服务设施 | 第88页 |
7.2.2 完善跨境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 第88-89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2页 |
8.1 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 第89-90页 |
8.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 | 第96-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