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40页 |
1.1 有机多孔材料研究概述 | 第13-20页 |
1.1.1 有机多孔材料简介 | 第13-15页 |
1.1.2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概述 | 第15-18页 |
1.1.3 无定形有机多孔材料概述 | 第18-20页 |
1.2 有机多孔材料的应用 | 第20-25页 |
1.2.1 在光电领域的应用 | 第20-21页 |
1.2.2 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21-23页 |
1.2.3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23-25页 |
1.3 硅基交叉偶联反应研究概述 | 第25-27页 |
1.3.1 硅基交叉偶联反应简介 | 第25-26页 |
1.3.2 有机硅烷试剂在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1.4 模拟酶研究概述 | 第27-30页 |
1.4.1 卜啉化合物概述 | 第27-29页 |
1.4.2 模拟酶对过氧化氢的检测 | 第29-30页 |
1.5 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40页 |
第2章 新型三嗪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催化一锅法硅基偶联反应 | 第40-65页 |
2.1 前言 | 第40-4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2-46页 |
2.2.1 试剂及仪器 | 第42-44页 |
2.2.2 实验步骤 | 第44-46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9页 |
2.3.1 热重分析(TGA) | 第46页 |
2.3.2 红外光谱(FT-IR)和固体核磁(~(13)C CP/MAS NMR)分析 | 第46-48页 |
2.3.3 材料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48-49页 |
2.3.4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49-50页 |
2.3.5 形貌分析(SEM、TEM) | 第50-52页 |
2.3.6 氮气吸脱附曲线分析(BET) | 第52-54页 |
2.3.7 材料Pd(Ⅱ)/COF-SDU1的催化性能测试 | 第54-59页 |
2.4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第3章 有机多孔聚合物作为模拟酶检测双氧水浓度 | 第65-83页 |
3.1 前言 | 第65-6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7-70页 |
3.2.1 试剂及仪器 | 第67-68页 |
3.2.2 实验步骤 | 第68-70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0-78页 |
3.3.1 材料表征 | 第70-74页 |
3.3.2 TFPA-FePor-POP的催化活性检测 | 第74-75页 |
3.3.3 最优条件筛选 | 第75-76页 |
3.3.4 稳态动力学分析 | 第76-77页 |
3.3.5 TFPA-FePor-POP对H_2O_2的检测 | 第77-78页 |
3.4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8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