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8页 |
1.1 癌症的光热治疗 | 第11-15页 |
1.1.1 癌症与癌症治疗手段 | 第11页 |
1.1.2 光热治疗定义与性质 | 第11-12页 |
1.1.3 光热治疗剂 | 第12-15页 |
1.2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 | 第15-25页 |
1.2.1 定义与性质 | 第15-16页 |
1.2.2 合成方法 | 第16-18页 |
1.2.3 应用 | 第18-21页 |
1.2.4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在光热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1.3 论文选题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8页 |
第二章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 | 第38-55页 |
2.1 引言 | 第38页 |
2.2 实验条件 | 第38-39页 |
2.2.1 试剂 | 第38-39页 |
2.2.2 仪器与设备 | 第39页 |
2.3 雷达状二硫化钼纳米颗粒的合成研究 | 第39-46页 |
2.3.1 实验步骤 | 第39-40页 |
2.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2.4 半胱氨酸修饰的二硫化钨量子点的合成研究 | 第46-51页 |
2.4.1 实验步骤 | 第46页 |
2.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第三章 雷达状二硫化钼纳米颗粒的光热治疗性能评价 | 第55-74页 |
3.1 引言 | 第55-5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3.2.1 各形貌水溶液的激光加热 | 第56页 |
3.2.2 细胞毒性分析 | 第56页 |
3.2.3 体外光热治疗实验 | 第56-57页 |
3.2.4 细胞凋亡分析 | 第57页 |
3.2.5 体内光热治疗实验 | 第5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8页 |
3.3.1 光热性能测试 | 第57-59页 |
3.3.2 光热稳定性研究 | 第59-60页 |
3.3.3 光热转化效率计算 | 第60-63页 |
3.3.4 体外细胞毒性分析 | 第63页 |
3.3.5 体外光热治疗 | 第63-64页 |
3.3.6 细胞凋亡分析 | 第64-65页 |
3.3.7 体内光热治疗 | 第65-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全文总结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附件 | 第77-8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