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主产区农户耕种意愿及补偿标准测算研究--以广西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2.1 农产品主产区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三) 研究进展评述 | 第16-17页 |
1.2.2 耕地补偿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7-19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4 论文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 | 第22-23页 |
1.4.1 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2页 |
1.4.2 可能的创新 | 第22-23页 |
1.5 生态资本理论 | 第23-24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理论研究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25-3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5-27页 |
2.1.2 主体功能区 | 第25-26页 |
2.1.3 耕地补偿标准 | 第26-27页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7-30页 |
2.2.1 外部性理论 | 第27-28页 |
2.2.2 产权理论 | 第28-29页 |
2.2.3 利益均衡理论 | 第29-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农产品主产区农户耕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31-49页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1-34页 |
3.1.1 研究区域选择 | 第31-32页 |
3.1.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2-34页 |
3.2 问卷内容与设计 | 第34-37页 |
3.2.1 问卷设计 | 第34-36页 |
3.2.2 问卷内容 | 第36-37页 |
3.3 受访农户基本情况 | 第37-40页 |
3.3.1 农户性别与年龄构成 | 第37-38页 |
3.3.2 受访者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结构 | 第38-39页 |
3.3.3 家庭年总收入情况 | 第39-40页 |
3.4 农户耕种意愿研究 | 第40-48页 |
3.4.1 农户耕种认知研究 | 第40-42页 |
3.4.2 农户耕种动机研究 | 第42-43页 |
3.4.3 农户耕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43-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补偿标准测算 | 第49-63页 |
4.1 理论依据 | 第49-50页 |
4.2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补偿标准——CVM | 第50-56页 |
4.2.1 CVM的介绍 | 第50-51页 |
4.2.2 模型介绍 | 第51-52页 |
4.2.3 农户耕地补偿支付意愿WTP调查结果 | 第52-54页 |
4.2.4 农户耕地补偿受偿意愿WTA调查结果 | 第54-55页 |
4.2.5 测算结果 | 第55-56页 |
4.3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补偿标准——CE | 第56-60页 |
4.3.1 CE的介绍 | 第56-57页 |
4.3.2 模型介绍 | 第57页 |
4.3.3 模型测算结果 | 第57-60页 |
4.4 CVM与CE测算结果确定 | 第60-61页 |
4.4.1 与其他地区测算结果比较 | 第60-61页 |
4.4.2 测算结果确定 | 第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补偿机制优化研究 | 第63-67页 |
5.1 加强农户对于农产品主产区的认知 | 第63页 |
5.2 充分结合农用地分等定级结果 | 第63-64页 |
5.3 强化耕地资源综合价值核算方法 | 第64页 |
5.4 合理确定耕地补偿标准额度 | 第64页 |
5.5 构建公平的区域耕地补偿机制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 第67-6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7页 |
6.2 讨论 | 第67-68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68-69页 |
6.3.1 研究不足 | 第68页 |
6.3.2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件 | 第74-81页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