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

蒙古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1.3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4-15页
        1.2.3 研究文献述评第15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的方法第16-17页
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概述第17-24页
    2.1 信用风险的相关理论第17-20页
        2.1.1 信用风险的概念界定及分类第17页
        2.1.2 信用风险的特征第17-19页
        2.1.3 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第19-20页
    2.2 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第20-21页
        2.2.1 信用风险管理概念界定第20页
        2.2.2 信用风险管理的特征第20-21页
        2.2.3 信用风险管理的模式第21页
    2.3《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第21-24页
        2.3.1 增强管理层管理效用第22页
        2.3.2 建立健全的风险授信体系第22-23页
        2.3.3 确保对信用风险的全面研究与充分控制第23-24页
3 蒙古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管理现状第24-28页
    3.1 蒙古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第24-25页
    3.2 蒙古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第25-28页
4 蒙古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第28-33页
    4.1 商业银行外部市场环境影响第28-30页
        4.1.1 国家政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第28-29页
        4.1.2 银行资金利用效率低第29页
        4.1.3 外资银行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第29-30页
    4.2 缺乏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第30-31页
        4.2.1 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第30页
        4.2.2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第30-31页
    4.3 缺乏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31-33页
        4.3.1 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存在缺陷第31页
        4.3.2 内部监管系统不够完善第31-32页
        4.3.3 商业银行互联网风险管理平台把控不严第32-33页
5 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经验启示第33-35页
    5.1 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第33页
    5.2 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第33页
    5.3 完备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第33-34页
    5.4 高效的外部监管第34-35页
6 加强蒙古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第35-40页
    6.1 加强信用法律的建设与政策支持力度第35-36页
        6.1.1 加强信用法律的建设第35页
        6.1.2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第35-36页
    6.2 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评级和预警系统第36-37页
        6.2.1 完善信用风险评级第36页
        6.2.2 建立商业银行预警系统第36-37页
    6.3 提高资金效率以完善信用风险第37-38页
        6.3.1 加强对债权人信用审查第37-38页
        6.3.2 建立信用风险中资金的度量模型第38页
    6.4 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第38-39页
    6.5 建立信用风险全面管理信息系统第39-40页
7 结论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指期货与股指期权推出对股票指数波动性的影响研究--以香港恒生指数为例
下一篇:创业投资持股的中小板上市公司IPO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