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4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研究背景第9-10页
        2.研究意义第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4页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其表现第14-17页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第14页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表现及其特点第14-17页
        1.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突出表现第14-16页
        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特点第16-17页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新泛起的原由第17-24页
    (一)转型期社会变迁的冲击与影响第17-18页
        1.社会思想观念多元化第17-18页
        2.现实矛盾和问题突显第18页
    (二)西方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第18-20页
        1.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第18-19页
        2.加紧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渗透第19-20页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方式多样隐蔽第20-21页
        1.传播方式具有多样性第20页
        2.传播方式具有隐蔽性第20页
        3.与多种错误思潮相互渗透第20-21页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不力第21-22页
        1.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不足第21-22页
        2.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形成有效合力第22页
    (五)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能力不够稳定成熟第22-24页
        1.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22页
        2.大学生缺乏理性思维能力第22-23页
        3.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第23-24页
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及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第24-28页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第24-25页
        1.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第24页
        2.迎合敌对势力西化并分化我国的战略图谋第24-25页
        3.降低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第25页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第25-28页
        1.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第25-26页
        2.影响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第26页
        3.影响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第26-27页
        4.影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第27-28页
四、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对策第28-37页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坚定“三个自信”第28-30页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第28-29页
        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第29页
        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第29-30页
    (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第30-32页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第30-31页
        2.加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第31-32页
        3.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第32页
    (三)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确立科学的历史观第32-34页
        1.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第32-33页
        2.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识能力第33页
        3.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确立科学的历史观第33-34页
    (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网络媒体的有效监管第34-37页
        1.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第34-35页
        2.构建有效的网络媒体管理机制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聋哑学生中开展啦啦操运动训练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模块测评工具的编制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