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相关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1.4.1 研究重点 | 第13页 |
1.4.2 创新点 | 第13页 |
1.4.3 技术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网络时代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2.1 网络时代的特征 | 第15-17页 |
2.1.1 网络时代的概述 | 第15页 |
2.1.2 网络时代的技术特点 | 第15-16页 |
2.1.3 网络时代的特征 | 第16-17页 |
2.2 社会管理创新的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2.1 社会管理的内涵 | 第17页 |
2.2.2 网络时代社会管理创新的含义 | 第17-18页 |
2.2.3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 第18页 |
2.2.4 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与任务 | 第18-19页 |
2.3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管理的影响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网络时代对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的条件、提出的挑战及机遇 | 第21-27页 |
3.1 网络时代对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的条件 | 第21-22页 |
3.1.1 网络时代对社会管理创新提供的有利条件 | 第21页 |
3.1.2 政府部门网络信息的发展动力 | 第21-22页 |
3.1.3 网络技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特点 | 第22页 |
3.2 网络时代对社会管理创新提出的挑战 | 第22-24页 |
3.2.1 网络参与全民性对社会管理的挑战 | 第23页 |
3.2.2 治理主体多元化对社会管理提出的挑战 | 第23页 |
3.2.3 信息公开化对社会管理提出的挑战 | 第23-24页 |
3.3 网络时代对社会管理创新的机遇 | 第24-27页 |
3.3.1 由一元化的管理向多元化的治理转变 | 第24-25页 |
3.3.2 由封闭的管理向开放性的服务转变 | 第25页 |
3.3.3 由单向的管理向双向的互动转变 | 第25-27页 |
第四章 网络时代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路径分析 | 第27-31页 |
4.1 当前政府管理创新的发展方向 | 第27页 |
4.1.1 政府改革 | 第27页 |
4.1.2 基层民主 | 第27页 |
4.1.3 公共服务 | 第27页 |
4.2 网络时代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4.2.1 工作人员认识水平与能力缺乏 | 第27-28页 |
4.2.2 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28页 |
4.2.3 政府传统管理机制产生的障碍 | 第28页 |
4.3 网络时代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分析 | 第28-31页 |
4.3.1 建立综合数据平台 | 第28-29页 |
4.3.2 完善互动沟通渠道 | 第29页 |
4.3.3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 第29页 |
4.3.4 推进移动办公平台建设 | 第29-31页 |
第五章 网络时代社会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 | 第31-39页 |
5.1 网络时代南京社会管理模式分析 | 第31-33页 |
5.1.1 网络时代南京社会管理创新的挑战 | 第31页 |
5.1.2 网络时代南京社会管理的新特点 | 第31-32页 |
5.1.3 南京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 | 第32-33页 |
5.2 南京市社会管理创新的特色 | 第33-34页 |
5.2.1 着重顶层设计,提供管理效能 | 第33页 |
5.2.2 提供“管理”,寓管于服务中 | 第33页 |
5.2.3 网络“执政”,完善依法管网 | 第33-34页 |
5.3 南京市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就 | 第34-36页 |
5.3.1 网络信息化手段在机关社会管理中的成功探索 | 第34-35页 |
5.3.2 网络信息化理念在社区的典型实践 | 第35-36页 |
5.4 南京市社会管理创新模式中的经验总结 | 第36-39页 |
总结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