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论“真语文”观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8页
第1章“真语文”观的形成第18-28页
    1.1 识伪:揭露“伪语文”现象第18-22页
        1.1.1 语文公开课中的“伪”第18-20页
        1.1.2 日常语文课中的“伪”第20-22页
    1.2 回归:“真语文”观的形成第22-28页
        1.2.1“真语文”的提出第22-23页
        1.2.2“真语文”观的内涵第23-24页
        1.2.3“真语文”导师及其思想第24-28页
第2章“真语文”观的实质第28-51页
    2.1 真学:扎实学的语文第28-35页
        2.1.1 实读第29-31页
        2.1.2 实说第31-33页
        2.1.3 实写第33-35页
    2.2 真教:诗意教的语文第35-43页
        2.2.1 诗意化的文本细读第36-38页
        2.2.2 诗意化的教学语言第38-41页
        2.2.3 诗意化的教学方法第41-43页
    2.3 真知:教生活的语文第43-51页
        2.3.1 阅读教学内容生活化第44-46页
        2.3.2 写作教学内容生活化第46-48页
        2.3.3 口语教学内容生活化第48-51页
第3章“真语文”观的实践第51-62页
    3.1《木兰诗》教学设计分析第51-58页
        3.1.1《木兰诗》教学设计第51-54页
        3.1.2 教师“想教什么”第54-56页
        3.1.3 教师“应该教什么”第56-57页
        3.1.4 修改建议第57-58页
    3.2《赤壁赋》课堂实录分析第58-62页
        3.2.1《赤壁赋》课堂实录第58-59页
        3.2.2 关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第59页
        3.2.3 学生“应该学什么”第59-61页
        3.2.4 修改建议第61-62页
结语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68页
附录2《赤壁赋》课堂实录第68-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校本科生学风建设政策执行的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下一篇:澳门政府在中学推进融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