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腐殖酸大小分子氧化还原能力及其氧化还原官能团的分布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腐殖质概念第10-11页
    1.3 腐殖质电子载体性质和氧化还原能力第11-12页
    1.4. 腐殖质氧化还原电位范围分布第12-13页
    1.5. 腐殖质氧化还原官能团分布和分子结构第13-16页
        1.5.1. 腐殖质光学性质第14页
        1.5.2. 紫外-可见光谱特性第14-15页
        1.5.3. 三维荧光光谱第15页
        1.5.4. 红外光谱第15-16页
    1.6.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6-18页
        1.6.1. 研究目标第16-17页
        1.6.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7.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24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0页
        2.1.1. 铁矿物制备第19页
        2.1.2. 铁溶液制备第19-20页
        2.1.3. 磷酸盐缓冲液制备第20页
    2.2 实验设备第20页
    2.3. 实验方法第20-24页
        2.3.1. HA溶液制备第20-21页
        2.3.2. HA透析实验第21页
        2.3.3. HA溶解性测定第21页
        2.3.4. 实验室HA氧化还原电位范围测定第21页
        2.3.5. HA化学还原第21-22页
        2.3.6. HA微生物还原第22页
        2.3.7. HA还原Fe(Ⅱ)测定第22页
        2.3.8. 光谱分析法第22-24页
3. 不同分子量HA氧化还原能力及氧化还原官能团分布研究第24-40页
    3.1. 透析过程小分子量组分(LMWF)TOC变化研究第24-40页
        3.2. 原液,剩余液及LMWF氧化还原能力研究第26-29页
        3.3 小分子量腐殖酸还原前后氧化还原官能团特征分析第29-33页
        3.4. 原液HA及剩余大分子氧化还原官能团特征研究第33-37页
        3.5. 原液及LMWF还原前后基团的变化研究第37-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4. 标准HA分子结构与氧化还原能力关系研究第40-46页
    4.1. HA浓度对其还原前后分子结构变化影响研究第40-41页
    4.2. HA浓度对其氧化还原能力的影响研究第41-43页
    4.3. HA分子结构与其氧化还原能力的关系研究第43-45页
        4.3.1. HA芳香碳聚合度与单位体积电子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第43-44页
        4.3.2. HA粒径变化与单位克碳电子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5. 土壤HA氧化还原能力及其对应的氧化还原电位分布研究第46-52页
    5.1. 土壤HA与磁铁矿反应氧化还原能力研究第46-47页
    5.2. 标准HA与不同铁矿物反应的氧化还原能力研究第47-48页
    5.3. 不同HA与溶解性铁反应的氧化还原能力研究第48-49页
    5.4. 土壤HA及标准HA氧化还原电位分布研究第49-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6. 合成HA氧化还原能力与氧化还原官能团的分布研究第52-59页
    6.1. 合成HA浓度对其氧化还原能力影响研究第52-53页
    6.2. HA浓度对还原前后分子结构变化影响研究第53-54页
    6.3. HA浓度对其氧化还原官能团特性影响研究第54-57页
    6.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7. 污泥HA氧化还原能力和氧化还原电位分布范围研究第59-67页
    7.1. 污泥HA与不同铁化合物反应氧化还原能力研究第59-61页
    7.2. 污泥HA氧化还原电位范围研究第61-62页
    7.3. 污泥HA和AHA氧化还原官能团特征研究第62-65页
    7.4. 污泥HA和AHA还原前后分子结构变化研究第65-66页
    7.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8. 结论与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个人简介第74-75页
第一导师简介第75-76页
第二导师简介第76-77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溶解有机碳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对长江干流碳通量的影响
下一篇:冷鲜三黄鸡胸肉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及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