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的开发与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电子驻车制动控制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2.1 电子驻车制动控制技术 | 第12-13页 |
1.2.2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 | 第17-24页 |
2.1 传统驻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第17-19页 |
2.1.1 传统驻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1.2 传统驻车制动系统的功能和不足 | 第18-19页 |
2.2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第19-22页 |
2.2.1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9-21页 |
2.2.2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优点 | 第21-22页 |
2.3 电子驻车制动控制单元设计主要技术难点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EPB控制单元的总体设计 | 第24-30页 |
3.1 汽车制动系统的国家标准 | 第24-25页 |
3.2 EPB系统需求及功能分析 | 第25-26页 |
3.3 EPB系统需要采集的信号及采集方式 | 第26-27页 |
3.4 EPB系统控制单元总体设计方案的分析 | 第27-28页 |
3.5 EPB系统设计方案可行性分析 | 第28-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硬件设计 | 第30-47页 |
4.1 系统控制器选型及其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第31-36页 |
4.1.1 主控制器选型 | 第31-33页 |
4.1.2 辅助控制器选型 | 第33页 |
4.1.3 最小系统电路 | 第33-36页 |
4.2 控制器单元主要传感器电路设计 | 第36-39页 |
4.2.1 MEMS倾角传感器电路设计 | 第36-38页 |
4.2.2 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4.3 输入输出接口设计 | 第39-41页 |
4.3.1 CAN总线通讯接口 | 第39-40页 |
4.3.2 开关接口 | 第40页 |
4.3.3 SPI通讯接口 | 第40-41页 |
4.4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第41-43页 |
4.5 电机保护和故障诊断电路设计 | 第43页 |
4.6 硬件电路抗干扰设计 | 第43-4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EPB软件设计 | 第47-60页 |
5.1 常规驻车控制策略 | 第47-50页 |
5.1.1 常规实施驻车控制策略 | 第47-48页 |
5.1.2 常规解除驻车控制策略 | 第48-50页 |
5.2 智能驻车控制策略 | 第50-51页 |
5.3 智能辅助驶离控制策略 | 第51-53页 |
5.4 紧急制动控制策略 | 第53-54页 |
5.5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软件程序的设计 | 第54-59页 |
5.5.1 软件开发环境 | 第55页 |
5.5.2 主程序的设计 | 第55-56页 |
5.5.3 初始化程序设计 | 第56页 |
5.5.4 CAN通讯程序设计 | 第56-57页 |
5.5.5 信号采集程序设计 | 第57-58页 |
5.5.6 主体控制软件流程图 | 第58-5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6章 试验台架建立以及试验 | 第60-72页 |
6.1 试验台架的建立 | 第60-65页 |
6.1.1 试验台架的结构 | 第60-63页 |
6.1.2 上位机监控及显示界面 | 第63-64页 |
6.1.3 试验台架的原理 | 第64-65页 |
6.2 汽车倾角测量试验 | 第65-67页 |
6.3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制动力与制动电流标定试验 | 第67-69页 |
6.4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常规驻车控制策略验证试验 | 第69-7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2页 |
7.2 全文展望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