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当代中国社会“双重依赖”探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8-14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页
        1.选题依据第8页
        2.研究意义第8页
    (二) 研究现状第8-12页
    (三)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2-14页
        1.论文结构第12-13页
        2.研究方法第13页
        3.创新点第13-14页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实践第14-17页
    (一)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论第14-15页
    (二)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在西方的实践第15-17页
二、当代中国社会“双重依赖”的表现与特点第17-23页
    (一) 对人的依赖第17-20页
        1.表现:清官情结与权力崇拜第17-19页
        2.特点:从对共同体的依赖到对权力的依赖第19-20页
    (二) 对物的依赖第20-23页
        1.表现:器物至上与功利主义第20-21页
        2.特点:工具理性与泛商品化的并行第21-23页
三、当代中国社会“双重依赖”的形成第23-29页
    (一) 近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第23-25页
        1.顺序颠倒的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第23-24页
        2.影响:对人的依赖的延续第24-25页
    (二) 再分配体制对人的依赖的强化第25-27页
        1.单位制对人的依赖的强化第25-26页
        2.人民公社制度对人的依赖的强化第26-27页
    (三) 当代中国的市场转型第27-29页
        1.当代中国市场转型的特点:再分配体制与市场体制并行第27页
        2.影响:对物的依赖的形成第27-29页
四、走出“双重依赖”的途径第29-36页
    (一) 信仰体系的重建第29-31页
    (二) 制度完善与法制建设第31-33页
    (三) “能动社会”的构建第33-36页
结语第36-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物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释意理论关照下记者会汉英交替传译策略分析--以2014年两会会议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模拟口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