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大湖山村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所用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3 研究逻辑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第17-2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2.1.1 乡村旅游 | 第17页 |
2.1.2 美丽乡村 | 第17-18页 |
2.1.3 就地城镇化 | 第18-19页 |
2.1.4 乡村旅游规划 | 第19页 |
2.2 相关研究动态 | 第19-27页 |
2.2.1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第19-22页 |
2.2.2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 第22-23页 |
2.2.3 乡村旅游空间布局研究 | 第23-27页 |
2.3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大湖山村旅游规划思路研究 | 第28-37页 |
3.1 乡村旅游规划思路 | 第28-32页 |
3.1.1 乡村旅游规划原则 | 第28-30页 |
3.1.2 乡村旅游规划方法 | 第30-32页 |
3.2 大湖山村旅游规划思路 | 第32-37页 |
3.2.1 发展全域旅游,塑造旅游形象 | 第32-33页 |
3.2.2 萃取特色资源,提升市场价值 | 第33-34页 |
3.2.3 融合传统文化,创新旅游产品 | 第34页 |
3.2.4 借力村旅融合,农业转型升级 | 第34-35页 |
3.2.5 改善村民生活,实现就地城镇化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大湖山村旅游规划基础研究 | 第37-48页 |
4.1 乡村旅游基础分析 | 第37-40页 |
4.1.1 区位条件 | 第37-38页 |
4.1.2 环境条件 | 第38页 |
4.1.3 资源条件 | 第38-39页 |
4.1.4 社会经济条件 | 第39-40页 |
4.2 大湖山村项目概况分析 | 第40-42页 |
4.2.1 地理位置 | 第40页 |
4.2.2 项目背景 | 第40-42页 |
4.3 大湖山村场地条件分析 | 第42-44页 |
4.3.1 水文河流 | 第42-43页 |
4.3.2 地形地貌 | 第43页 |
4.3.3 气候条件 | 第43页 |
4.3.4 现状建筑 | 第43-44页 |
4.4 大湖山村资源价值分析 | 第44-48页 |
4.4.1 文化资源 | 第44-45页 |
4.4.2 自然资源 | 第45-48页 |
第五章 大湖山村旅游规划定位研究 | 第48-55页 |
5.1 乡村旅游定位研究 | 第48-51页 |
5.1.1 市场定位 | 第48-49页 |
5.1.2 形象定位 | 第49-51页 |
5.2 大湖山村目标定位 | 第51-52页 |
5.2.1 定位依据 | 第51-52页 |
5.2.2 总体目标 | 第52页 |
5.3 大湖山村形象定位 | 第52-53页 |
5.3.1 全域形象定位 | 第52-53页 |
5.3.2 村域形象定位 | 第53页 |
5.4 大湖山村市场定位 | 第53-55页 |
5.4.1 目标市场 | 第53页 |
5.4.2 客源市场 | 第53-55页 |
第六章 大湖山村旅游规划空间布局与产品开发 | 第55-69页 |
6.1 乡村旅游空间布局研究 | 第55-57页 |
6.1.1 空间布局概述 | 第55页 |
6.1.2 空间布局原则 | 第55-57页 |
6.2 大湖山村空间布局规划 | 第57-59页 |
6.2.1 空间形态 | 第57页 |
6.2.2 功能分区 | 第57-59页 |
6.3 大湖山村分区规划设计 | 第59-66页 |
6.3.1 旅游综合服务区 | 第59页 |
6.3.2 大湖山居乐活区 | 第59-61页 |
6.3.3 七星湖景游赏区 | 第61-63页 |
6.3.4 七星庄园休闲区 | 第63-64页 |
6.3.5 至尊庄园度假区 | 第64-65页 |
6.3.6 天上人间体验区 | 第65-66页 |
6.4 大湖山村产品设计 | 第66-69页 |
6.4.1 主题项目策划 | 第66-67页 |
6.4.2 旅游游线设计 | 第67-69页 |
第七章 大湖山村旅游规划工程项目设计 | 第69-81页 |
7.1 乡村酒店规划 | 第69-71页 |
7.1.1 建筑设计 | 第69-70页 |
7.1.2 景观设计 | 第70-71页 |
7.2 大湖山村规划 | 第71-78页 |
7.2.1 空间布局规划 | 第71-75页 |
7.2.2 民居改造规划 | 第75-77页 |
7.2.3 开发模式研究 | 第77-78页 |
7.3 基础设施规划 | 第78-81页 |
7.3.1 综合交通规划 | 第78页 |
7.3.2 给排水系统规划 | 第78-79页 |
7.3.3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 第79页 |
7.3.4 燃气工程规划 | 第79-80页 |
7.3.5 环保环卫工程规划 | 第80页 |
7.3.6 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 第80-81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81-83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81页 |
8.2 不足之处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图表目录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作者简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