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

美元本位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性

本文创新之处第6-8页
中文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目录第15-19页
第1章 导论第19-33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9-20页
    1.2 文献综述第20-26页
        1.2.1 美元本位与全球经济不稳定第20-22页
        1.2.2 美元本位与各国之间的福利分配第22-23页
        1.2.3 美元本位的可持续性第23-26页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6-27页
        1.3.1 美元本位的定义第26页
        1.3.2 宏观经济稳定的定义第26-27页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7-30页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27-29页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9-30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第30-33页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30-31页
        1.5.2 本文的不足第31-33页
第2章 美元本位模型的构建——基于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第33-51页
    2.1 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第33-40页
        2.1.1 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第33-37页
        2.1.2 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汇率安排和国际收支调节第37-38页
        2.1.3 美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持机构第38-40页
    2.2 美元本位的度量第40-41页
    2.3 引入美元本位的新凯p恩斯主义DSGE模型第41-51页
        2.3.1 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的内涵第41-45页
        2.3.2 构建美元本位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第45-51页
第3章 美元本位与中国物价的稳定性第51-77页
    3.1 美元本位引发全球流动性过剩第51-60页
        3.1.1 美元本位引发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内在机制第51-53页
        3.1.2 美元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与流动性过剩第53-60页
    3.2 美元本位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第60-66页
        3.2.1 DSGE模型的参数估值和校准第61-62页
        3.2.2 美元本位对中国通货膨胀影响的数值模拟第62-66页
    3.3 美元本位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第66-70页
    3.4 美元本位对中国物价冲击渠道的研究第70-77页
        3.4.1 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冲击传递渠道第70-72页
        3.4.2 美元本位下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物价的传递渠道第72-75页
        3.4.3 美元本位下美国产出冲击对中国物价的传递渠道第75-77页
第4章 美元本位与中国产出的稳定性第77-99页
    4.1 美元本位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波动第77-83页
        4.1.1 美元本位与国际贸易的波动第77-80页
        4.1.2 美元本位与国际投资的波动第80-83页
    4.2 美元本位对中国利率波动的影响——基于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第83-89页
        4.2.1 本国技术冲击对利率波动的影响第83-85页
        4.2.2 外国产出冲击对利率波动的影响第85-86页
        4.2.3 外国利率冲击对利率波动的影响第86-88页
        4.2.4 本国货币政策冲击对利率波动的影响第88-89页
    4.3 美元本位与中美贸易顺差之谜第89-95页
        4.3.1 模型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来源第90-92页
        4.3.2 美元本位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第92页
        4.3.3 美元本位实证模型的协整检验第92-93页
        4.3.4 中美贸易顺差之谜的经济学分析第93-95页
    4.4 美元本位对中国产出冲击渠道的研究第95-99页
        4.4.1 美元本位下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产出的传递渠道第95-97页
        4.4.2 美元本位下美国产出冲击对中国产出的传递渠道第97-99页
第5章 美元本位与中国汇率的稳定性第99-120页
    5.1 美元本位与汇率超调第99-105页
    5.2 美元本位对中国汇率波动的影响——基于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第105-112页
        5.2.1 本国技术冲击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第106-107页
        5.2.2 外国产出冲击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第107-109页
        5.2.3 外国利率冲击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第109-110页
        5.2.4 本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第110-112页
    5.3 美元本位对中国汇率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12-117页
        5.3.1 汇率波动模型的选择和数据来源第112-113页
        5.3.2 汇率和美元本位的单位根检验第113页
        5.3.3 汇率和美元本位的协整检验第113-114页
        5.3.4 汇率和美元本位的脉冲响应分析第114-115页
        5.3.5 人民币汇率超调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第115-117页
    5.4 美元本位对中国汇率冲击的渠道研究第117-120页
        5.4.1 美元本位下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汇率的传递渠道第117-118页
        5.4.2 美元本位下美国产出冲击对中国汇率的传递渠道第118-120页
第6章 美元本位下宏观经济不稳定的福利损失第120-129页
    6.1 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第120-121页
    6.2 美元本位下中国宏观经济不稳定的福利损失测度第121-124页
    6.3 美元本位下中国居民福利损失的经济学分析第124-129页
        6.3.1 国内外实体经济冲击的福利损失比较第124-126页
        6.3.2 国外货币政策冲击的福利损失比较第126-127页
        6.3.3 不同冲击类型下美元本位对福利损失的影响第127-129页
第7章 结论、政策建议及未来研究方向第129-143页
    7.1 主要结论第129-131页
    7.2 政策建议第131-142页
        7.2.1 合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第131-133页
        7.2.2 提高中国出口厂商的议价能力第133-136页
        7.2.3 充分利用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机制第136-138页
        7.2.4 完善中国金融市场第138-142页
    7.3 未来研究方向第142-143页
附录1 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推导第143-149页
附录2 汇率超调中求解一阶最优条件第149-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59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