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创新点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图目录 | 第20-21页 |
表目录 | 第21-2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22-4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22-2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22-2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23页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3-40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3-35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35-39页 |
三、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39-40页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0-41页 |
第四节 主要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41-43页 |
一、主要方法 | 第41-42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42-43页 |
第五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与逻辑体系 | 第43-46页 |
第二章 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作用机制理论 | 第46-71页 |
第一节 资本形成与导向机制引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第46-51页 |
一、资本形成与导向机制引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作用机制 | 第46-48页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第48-50页 |
三、结论与启示 | 第50-51页 |
第二节 信息揭示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 第51-58页 |
一、金融体系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机制 | 第51-52页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第52-57页 |
三、结论与启示 | 第57-58页 |
第三节 产业整合机制带动产业的转移升级 | 第58-65页 |
一、金融体系对产业的整合机制 | 第58页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第58-64页 |
三、结论与启示 | 第64-65页 |
第四节 风险防范机制分散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 | 第65-71页 |
一、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分散产业结构调整风险的作用机制 | 第65-66页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第66-69页 |
三、结论与启示 | 第69-71页 |
第三章 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模式 | 第71-88页 |
第一节 市场主导型模式:以银行和资本市场为例 | 第71-79页 |
一、银行主导型金融模式对产业资本的调整 | 第71-73页 |
二、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对产业资本的调整 | 第73-75页 |
三、基于德国全能银行制的案例分析 | 第75-78页 |
四、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模式矫正市场的缺陷 | 第79-85页 |
一、金融信贷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 第79-80页 |
二、政策性金融机构补充产业借贷的盲点 | 第80-81页 |
三、基于日本政策性金融的案例分析 | 第81-85页 |
第三节 两种模式的简要评价及对广东的启示 | 第85-88页 |
一、两种模式的简要评价 | 第85页 |
二、对广东的启示 | 第85-88页 |
第四章 广东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 第88-106页 |
第一节 广东产业结构及金融体系的演进 | 第88-94页 |
一、广东金融体系的一般性描述 | 第88-91页 |
二、现行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 | 第91-94页 |
第二节 广东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94-106页 |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94-95页 |
二、模型设定 | 第95-96页 |
三、单位根检验 | 第96-97页 |
四、协整检验 | 第97-100页 |
五、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 第100-101页 |
六、广东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101-102页 |
七、广东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脉冲响应函数 | 第102-104页 |
八、广东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第104-106页 |
第五章 广东省金融因素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第106-126页 |
第一节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 第106-110页 |
一、广东三次产业结构呈现“钱纳里模式”的发展 | 第106-108页 |
二、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国有工业比重不断下降 | 第108-110页 |
第二节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110-113页 |
一、指标选择 | 第110页 |
二、模型设定 | 第110页 |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110-111页 |
四、实证分析 | 第111-113页 |
五、广东省金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第113页 |
第三节 银行业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描述性分析 | 第113-117页 |
一、金融机构体系以银行业为主导 | 第114-115页 |
二、银行业总体发展快于金融业的发展 | 第115-116页 |
三、银行高度垄断得到逐步改善 | 第116-117页 |
第四节 银行业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第117-126页 |
一、指标选择 | 第117页 |
二、模型设定 | 第117-118页 |
三、数据来源及调整 | 第118页 |
四、实证分析 | 第118-124页 |
五、广东省银行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 | 第124-126页 |
第六章 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政策与制度创新的建议 | 第126-135页 |
第一节 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126-128页 |
一、利用利率杠杆引导资本流动,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 第126-127页 |
二、有效调节银行信贷,改善资金在产业间的流向 | 第127-128页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金融政策的重新定位 | 第128-130页 |
一、优先安排融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128页 |
二、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 第128-129页 |
三、重点发展珠三角、加快发展东西两翼、保护发展北部山区 | 第129-130页 |
第三节 金融政策的选择 | 第130-135页 |
一、培育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支撑产业结构调整 | 第131-132页 |
二、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程 | 第132-133页 |
三、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 第133-135页 |
结语 | 第135-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8页 |
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48-149页 |
后记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