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7-3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7-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8页 |
1.2.1 在法国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 | 第21-24页 |
1.2.2 国内外关于中法经贸关系的研究 | 第24-26页 |
1.2.3 关于中法关系发展前景 | 第26-28页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30-32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30-31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31-32页 |
2 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 | 第32-40页 |
2.1 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 | 第32-35页 |
2.1.1 垄断优势理论 | 第32页 |
2.1.2 内部化理论 | 第32-33页 |
2.1.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33-34页 |
2.1.4 小规模技术理论 | 第34页 |
2.1.5 技术地方化理论 | 第34页 |
2.1.6 技术累积理论 | 第34-35页 |
2.1.7 寡占反应论 | 第35页 |
2.2 对外直接投资的中观理论 | 第35-36页 |
2.2.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35-36页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第36页 |
2.2.3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 第36页 |
2.3 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 | 第36-40页 |
2.3.1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第37页 |
2.3.2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第37页 |
2.3.3 国家利益优先理论 | 第37-40页 |
3 法国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 第40-62页 |
3.1 法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40-47页 |
3.1.1 一次世界大战前 | 第40-41页 |
3.1.2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 第41页 |
3.1.3 1945-1971年 | 第41-42页 |
3.1.4 1971-1981年 | 第42-43页 |
3.1.5 1982-1991年 | 第43-45页 |
3.1.6 1991-2000年 | 第45-46页 |
3.1.7 2001-2011年 | 第46-47页 |
3.2 法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 第47-55页 |
3.2.1 法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是企业资本 | 第47-49页 |
3.2.2 法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目的国是欧盟和美国 | 第49-51页 |
3.2.3 法国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主要是金融和工业 | 第51-52页 |
3.2.4 法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快速增长 | 第52页 |
3.2.5 法国对外直接投资收益保持顺差 | 第52-53页 |
3.2.6 法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大于净流入 | 第53-54页 |
3.2.7 法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采用控股方式 | 第54-55页 |
3.3 法国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和法律措施 | 第55-62页 |
3.3.1 法律保障 | 第55-56页 |
3.3.2 对外投资管理体制 | 第56-57页 |
3.3.3 财政支持 | 第57-58页 |
3.3.4 境外融资服务 | 第58-59页 |
3.3.5 投资保险服务 | 第59-60页 |
3.3.6 信息服务 | 第60-62页 |
4 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 | 第62-78页 |
4.1 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 第62-69页 |
4.1.1 1980年代-起步阶段 | 第62-64页 |
4.1.2 1990年代-扩大投资阶段 | 第64-66页 |
4.1.3 2000年代-深入发展阶段 | 第66-69页 |
4.2 法资企业在中国的区域分布 | 第69-72页 |
4.2.1 华东地区以其区位优势保持第一 | 第69-70页 |
4.2.2 北京以其政治文化中心地位优势吸引法资 | 第70页 |
4.2.3 广东成为法资在中国的第三大投资区域 | 第70-71页 |
4.2.4 法国在中国中部和西部投资较少 | 第71页 |
4.2.5 法国企业以香港为跳板进军中国大陆市场 | 第71-72页 |
4.3 中国市场是法资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 第72-78页 |
4.3.1 法资企业对华投资比重有很大上升空间 | 第72-74页 |
4.3.2 中国成为多数法资企业的战略中心 | 第74-76页 |
4.3.3 中国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 第76-78页 |
5 法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动因 | 第78-95页 |
5.1 中国利用外资回顾 | 第78-81页 |
5.1.1 拓展阶段(1979-1991) | 第78-79页 |
5.1.2 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1) | 第79页 |
5.1.3 稳定发展阶段(2002-至今) | 第79-81页 |
5.2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相关政策法规 | 第81-85页 |
5.2.1 政策立法 | 第81-84页 |
5.2.2 配套措施 | 第84-85页 |
5.3 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优势分析 | 第85-88页 |
5.3.1 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 | 第85-86页 |
5.3.2 持续的市场化改革 | 第86-87页 |
5.3.3 富有吸引力的外资政策 | 第87-88页 |
5.3.4 稳定的政治环境 | 第88页 |
5.3.5 优质廉价的劳动力 | 第88页 |
5.4 投资中国是法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 第88-95页 |
5.4.1 投资中国是为了进入中国市场 | 第89-91页 |
5.4.2 投资中国是为了建立重要的出口基地 | 第91-92页 |
5.4.3 中国是法国企业重要的国际采购基地 | 第92-93页 |
5.4.4 中国逐渐成为法国企业的研发基地 | 第93-95页 |
6 法资企业在中国遇到的困难及挑战 | 第95-105页 |
6.1 政策原因 | 第95-97页 |
6.2 中国的行业保护 | 第97-98页 |
6.3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 第98-100页 |
6.4 与中国合作伙伴的摩擦 | 第100-101页 |
6.5 中国人力资源的制约 | 第101-102页 |
6.6 中法企业文化的差异 | 第102-105页 |
7 法国对华直接投资对法国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 第105-126页 |
7.1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经济影响 | 第105-107页 |
7.1.1 对母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7.1.2 对母国宏观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第106页 |
7.1.3 对母国就业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7.2 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影响 | 第107-111页 |
7.2.1 对东道国资本积累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7.2.2 对东道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第108-109页 |
7.2.3 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7.2.4 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7.3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11-114页 |
7.4 法国对华直接投资对法国经济的影响 | 第114-117页 |
7.4.1 对法国本土就业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7.4.2 带动法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 第116-117页 |
7.4.3 借助中国开辟第三国市场 | 第117页 |
7.5 法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第117-126页 |
7.5.1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7.5.2 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第119-123页 |
7.5.3 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 第123-126页 |
8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126-133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126-128页 |
8.2 对策建议 | 第128-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1页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第141-142页 |
后记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