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化学论文--环境分析化学论文

纳米银颗粒的迁移、转化及微生物毒性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银纳米材料概述第13-21页
        1.1.1 纳米材料简介第13页
        1.1.2 银纳米材料简介第13-14页
        1.1.3 银纳米颗粒的特性第14-15页
        1.1.4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第15-16页
        1.1.5 银纳米颗粒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第16-18页
        1.1.6 银纳米颗粒的生物毒性第18-20页
        1.1.7 银纳米颗粒和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的作用第20-21页
    1.2 黄孢原毛平革菌概述第21-23页
        1.2.1 黄孢原毛平革菌在环境中的应用第23页
    1.3 研究背景第23-24页
    1.4 研究内容第24页
    1.5 研究意义第24-25页
第2章 半胱氨酸及牛血清白蛋白对纳米银颗粒迁移转化的影响第25-36页
    2.1 前言第25页
    2.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第25-27页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25-26页
        2.2.2 纳米银材料的合成第26页
        2.2.3 纳米银材料的表征第26页
        2.2.4 半胱氨酸及牛血清白蛋白对纳米银粒径及zeta电位的影响第26页
        2.2.5 半胱氨酸及牛血清白蛋白对纳米银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26-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5页
        2.3.1 纳米银材料表征结果第27-28页
        2.3.2 纳米银表面等离子共振光谱标准曲线第28-29页
        2.3.3 半胱氨酸和牛血清白蛋白对纳米银粒径及zeta电位的影响第29-31页
        2.3.4 半胱氨酸和牛血清白蛋白对纳米银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第31-34页
        2.3.5 半胱氨酸和牛血清白蛋白对纳米银溶解的影响第34-35页
    2.4 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半胱氨酸及牛血清白蛋白对纳米银颗粒毒性作用的影响第36-48页
    3.1 前言第36页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6-39页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36-37页
        3.2.2 黄孢原毛平革菌的培养第37-39页
        3.2.3 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活性的测定第39页
        3.2.4 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测定第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7页
        3.3.1 半胱氨酸及牛血清白蛋白对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活性的影响第39-44页
        3.3.2 半胱氨酸及牛血清白蛋白对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影响第44-47页
    3.4 小结第47-48页
结论第48-52页
    1. 研究结论第48-50页
    2. 研究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0-61页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目录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EDDS对纳米零价铁去除污染水体中铬和镉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