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自然界中的铬、镉污染概述 | 第12-14页 |
1.2 铬、镉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4-17页 |
1.2.1 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4-16页 |
1.2.2 含镉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6-17页 |
1.3 零价铁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 零价铁技术及其应用 | 第17-18页 |
1.3.2 纳米零价铁技术 | 第18-20页 |
1.4 EDDS的应用及研究 | 第20-22页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2-24页 |
1.5.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3 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24页 |
1.6 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2章 EDDS对nZⅥ去除Cr(Ⅵ)的影响研究 | 第25-43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26页 |
2.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26-27页 |
2.4 实验原理与测定方法 | 第27-32页 |
2.4.1 纳米零价铁粒子的制备 | 第27-28页 |
2.4.2 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的表征 | 第28页 |
2.4.3 Cr(Ⅵ)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2.4.4 Fe(Ⅱ)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30-32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32-41页 |
2.5.1 初始pH对nZⅥ去除Cr(Ⅵ)的影响 | 第32-33页 |
2.5.2 EDDS对nZⅥ去除Cr(Ⅵ)的影响 | 第33-36页 |
2.5.3 DO对nZⅥ去除Cr(Ⅵ)的影响 | 第36-38页 |
2.5.4 EDDS对nZⅥ腐蚀过程的影响 | 第38-39页 |
2.5.5 nZⅥ粒子与Cr(Ⅵ)反应前后的表征 | 第39-4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EDDS对nZⅥ去除Cd(Ⅱ)/Cd(Ⅱ)+Cr(Ⅵ)的影响研究 | 第43-55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43-44页 |
3.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44页 |
3.4 实验原理与测定方法 | 第44-45页 |
3.4.1 纳米零价铁粒子的制备 | 第44-45页 |
3.4.2 制备的纳米零价铁的表征 | 第45页 |
3.4.3 Cd(Ⅱ)、Cr(Ⅵ)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45页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3.5.1 EDDS对nZⅥ去除Cd(Ⅱ)的影响研究 | 第45-50页 |
3.5.2 EDDS对nZⅥ去除Cd(Ⅱ)+Cr(Ⅵ)的影响研究 | 第50-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8页 |
4.1 结论 | 第55-56页 |
4.2 建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8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目录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