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1 国外理论研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1.5.1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1.5.2 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2页 |
2.1.1 传统媒体 | 第19页 |
2.1.2 新媒体 | 第19-20页 |
2.1.3 政策议程 | 第20-21页 |
2.1.4 政策议程设置 | 第21-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2.1 政策议程设置的结构分析 | 第22-25页 |
2.2.2 政策议程设置的过程模型 | 第25-27页 |
3 政策议程设置的多元模式及新媒体的影响 | 第27-39页 |
3.1 精英主义政策议程设置 | 第27-30页 |
3.1.1 精英主义政策议程设置的特点 | 第27-29页 |
3.1.2 精英主义政策议程设置的功能 | 第29页 |
3.1.3 新媒体对精英主义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 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 | 第30-32页 |
3.2.1 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的特点 | 第30-31页 |
3.2.2 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的功能 | 第31-32页 |
3.2.3 新媒体对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 第32页 |
3.3 公民参与式政策议程设置 | 第32-35页 |
3.3.1 公民参与式政策议程设置的特点 | 第33页 |
3.3.2 公民参与式政策议程设置的功能 | 第33-34页 |
3.3.3 新媒体对公民参与式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 新媒体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 第35-39页 |
3.4.1 新媒体对政策议程设置的积极影响 | 第35-37页 |
3.4.2 新媒体对政策议程设置的消极影响 | 第37-39页 |
4 新媒体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案例研究 | 第39-44页 |
4.1 案例基本情况描述 | 第39页 |
4.2 新媒体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的作用分析 | 第39-44页 |
4.2.1 新媒体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情况 | 第39-42页 |
4.2.2 新媒体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的作用 | 第42-44页 |
5 新媒体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分析 | 第44-49页 |
5.1 新媒体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的新特点 | 第44-46页 |
5.1.1 议程设置主体更加多元 | 第44页 |
5.1.2 议程设置过程更加及时 | 第44-45页 |
5.1.3 议程设置权力更加自主 | 第45-46页 |
5.2 新媒体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的新问题 | 第46-49页 |
5.2.1 海量信息的严格“把关” | 第46页 |
5.2.2 非理性群体极化的消除 | 第46-47页 |
5.2.3 媒体公信力有待提高 | 第47页 |
5.2.4 新旧媒体关系的恰当处理 | 第47-49页 |
6 新媒体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的改善 | 第49-53页 |
6.1 提高媒体公信力,增强议题设置功能 | 第49-50页 |
6.2 完善净化网络媒体环境的制度保障 | 第50页 |
6.3 建立“四维一体”的多元主体模式 | 第50-51页 |
6.4 发挥新旧媒体新时代的融合优势 | 第51-5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7.1 结论 | 第53-54页 |
7.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0页 |